厉害了!护士高手各个“高精尖”

2018-05-09 李媛媛 新商报

很多时候,人们一提起治病救人,首先想到的是医生,而忽视了护士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如今,护士早已突破了传统的护理工作,他们和医生一样正在向专科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在5·12国际护士节前夕,记者在各大医院进行了采访,发现那些高手们可都是执照在手,各有绝活的,一些高精尖的操作都是由他们来完成的。开通一条珍贵的生命线在大医二院血液三科住院的,几乎都是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他们需要做经外周静脉穿刺

很多时候,人们一提起治病救人,首先想到的是医生,而忽视了护士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如今,护士早已突破了传统的护理工作,他们和医生一样正在向专科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在5·12国际护士节前夕,记者在各大医院进行了采访,发现那些高手们可都是执照在手,各有绝活的,一些高精尖的操作都是由他们来完成的。

开通一条珍贵的生命线

在大医二院血液三科住院的,几乎都是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他们需要做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这是患者的生命线,药物和营养通过它进入人体。从2014年3月至今,护士长王跃已经独立完成了近300例PICC置管,都是一针穿刺成功的。PICC置管是要持照上岗的,王跃是该科唯一一个获得PICC置管资格证书的人。这项技术对操作者的穿刺手法、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有十分严苛的要求,需要胆大心细。王跃告诉记者,穿刺的血管直径通常小于3毫米,稍有不慎就会穿破。有一次,王跃为一个2岁的白血病患儿做PICC置管。“穿刺针直径1毫米,而孩子的血管更细,最多只有2毫米粗,刺入血管的那一秒,我连气都不敢喘。”

“一个人双臂上各自只有一条贵要静脉,穿刺机会往往只有一次。”置管前,王跃都要通过超声反复探查,精心选择一条血管条件最好的来穿刺。“如果条件最好的血管都不能一次穿刺成功,换另一条血管再次穿刺,不论对于操作者还是患者都会瞬间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条2500元的导管,说明书上标注的最长使用时间是1年。那么,我就要掌握好置管的手法,让这条导管一直用到服役期结束。”

出门诊,还参与会诊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门诊护士长刘晶,是全院唯一一个获得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证书的人。不论是出护理门诊还是到各科室参与会诊,她的“百宝箱”始终不离左右,换药盘、棉球、消毒纱布、消毒液、各式新型敷料,被分门别类地安置在这个箱子里。

采访当日,来了一位糖尿病足患者,他的脚趾缝间的一块区域已经溃烂见骨。刘晶拿出了新型的泡沫和银离子敷料为患者做处置。“如今,对伤口的处理早已告别了纱布、绷带包打天下的年代,很多新型敷料的应用,为患者伤口提供了低氧、湿润的环境,能够促进血管新生和上皮爬行,伤口愈合比过去快了2倍。”

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刘晶从2014年开设造口伤口护理门诊以来,平均每个月接诊80人次。“现在,我不但做造口以及并发症的处理,还做慢性疑难伤口的换药处置,留置尿管、膀胱造瘘管路更换以及失禁患者的皮肤管理护理,能够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了。”

脑洞大开,改良手术设备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士范玉录在手术室工作19个年头了,“作为护士,平时在手术中配合医生操作一些器械,我会发现有些器械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就会琢磨,是否可以利用科室现有的设备进行一些改进。”4月27日下午,医院举办了第三届“护理金点子”评选活动,范玉录改良的自动加压稳定注水装置获得了第一名。

“加压注水装置用于等离子射频手术,手术中需要用盐水冲洗,如果水流过慢,刀头就容易堵塞,造成器械损毁以及患者大出血。护士需要全程监控水压,如果水压过低就要手动加压。”一个多月前,范玉录尝试用一个电子设备连接到加压注水装置上。“我用旧刀头进行模拟试验,经过数次测试,能够让注水装置自动加压,达到压力稳定状态。”范玉录说,这样护士就可以不必专门盯着注水装置,不但节省了人力,还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时间,利于患者更快康复。

挺过103天最长移植期

大医二院骨髓移植病房成立后,张静静就担任护士长,目前带领了一支12人的护理团队。患者病情不同,在移植病房里待的时间也不同,少则14天,多则65天。然而,其中一位年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小金就破了这个纪录。二次移植,长达103天的护理,考验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心理。短时间内连续两次移植,小金的骨髓空虚期长达60天,感染及脏器损伤的发生率比首次移植大出几倍甚至几十倍。“每天,我都给患者口咽部、肛周、会阴部进行消毒,一个缝隙都不放过,所在房间内物体表面也是每天消毒擦拭1次。终于,跨过了出血性膀胱炎、消化道黏膜炎等一道道关卡,移植进小金体内的造血干细胞终于生根发芽了,付出的这么多个日日夜夜总算没有白费。做移植要冒很大的风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媛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8-05-09 哈哈869

    学了

    0

相关资讯

当谈到护理研究生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在知乎上曾看到这样一个问答:“如何看待本科护理专业”,回答者众,其中不乏有在校学生及临床护士,看完所有人的回答后颇有感触,写了一篇文章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后因觉得想法不够成熟而删去。前几日,受Tessie学姐之邀(Tessie学姐曾在爱丁堡大学读研,具有丰富的留学经验,也是一名热心为护生、护士提供教育指导的教育培训家),撰写一篇有关考研的文章,思绪一下子衔接了起来,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从青葱岁月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如何做才有效?

又是一年年初伊始,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成了科室的重中之重。

Lancet Respir Med:全球结核病流行与护理、预防和研究进展概述

结核病是全球传染病首位死亡原因,在世界结核日(2018年3月24日),提供了最新的结核病流行状况评估、推荐的诊断、药物治疗和疫苗、护理和预防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和发展进展以及加速进展所需的行动。

护理服务“春天”到来 线上线下结合成发展重点

护士、护理员、健康管理师、康复师等诸多护理行业力量分工、协同,共同回应护理行业的新需求、新变化。我国护理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概况如何,又有怎样的投资机会?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共同探讨这个医疗领域容易“被误解”的行业。

护理人才紧缺 谁来照护2.4亿中国老人

据联合国人口署数据,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老龄化社会。我国自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人口比重逐年增加。民政部2018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已超过2.4亿,占总人口的17.3%。其中失能失智老人超过4060万,老龄人口及失能失智人口均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按专业度来划分,养老人才

JACC:青少年先心病过渡到成年先心病护理的干预转变

目前,对从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CHD)医疗护理如何顺利有效过渡到成年先心病护理尚缺乏足够的资料和信息。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护士指导下的干预转变在对青少年先心病患者过渡到成年先心病中的不足及其影响。本研究共纳入了121名16-17岁中度或复杂先心病患者,其中58名接受了护士指导下的干预转变,63名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作为对照。主要终点事件是过渡到成年先心病护理干预的时间过长。分析结果显示,在一个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