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望找到新疗法

2016-07-14 华义 中国科学报

一个日美联合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发现,阻碍一种特殊蛋白质的功能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动脉硬化的症状。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这一研究将有助于相关药物开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以脂肪在肝脏中过量蓄积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肝病,与酒精性肝病类似,但发生在不喝酒或者少喝酒的人身上,日常生活中摄入过量脂肪也可能发病,并有较高风险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日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约有

一个日美联合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发现,阻碍一种特殊蛋白质的功能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动脉硬化的症状。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这一研究将有助于相关药物开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以脂肪在肝脏中过量蓄积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肝病,与酒精性肝病类似,但发生在不喝酒或者少喝酒的人身上,日常生活中摄入过量脂肪也可能发病,并有较高风险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日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约有200万到300万人。

此前有研究发现,一种名为TTC39B的蛋白质大量存在于和脂类吸收和蓄积有关的脏器中,但其具体功能此前并不太清楚。日本大阪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减少TTC39B蛋白质,就能够抑制机体吸收和蓄积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动脉硬化的症状。

在动物实验中,这种蛋白质减少的实验鼠即便被喂食高脂、高胆固醇的饲料,体内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会增加,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减少,脂肪肝和动脉硬化症状会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降低了。

作者:华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ence Signaling:海藻糖可能治疗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与肥胖密切相关的疾病,影响大约25%的美国人。虽然减肥能够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但该病还没有药物疗法。 在最新发表于《Science Signaling》的论文中,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在小鼠中进行的研究表明,一种被称为海藻糖(trehalose)的天然糖,能够防止果糖(fructose)进入肝脏并且触发清除肝细胞内多余脂肪积累的细胞管理过程。果糖被认为是导致非酒

EMBO Mol Med:防止脂肪肝的妙招

近日,慕尼黑亥姆霍兹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一项新内容,当人们饥饿时在人体分子水平上会发生什么。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DZD)和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的研究人员表明去除食物中产生的某些蛋白质可以调节肝脏的新陈代谢。研究结果发表在 EMBO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 越来越多的人变得肥胖成为现代社会的压力问题。特别是由此产生的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会对健康造

Sci Signal:脂肪肝治疗的新靶点BTG1基因被发现

中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叫BTG1的基因能够帮助小鼠预防脂肪肝,这为治疗脂肪肝提供了新思路。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郭非凡教授领导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信号传导》杂志上。 据郭非凡介绍,BTG1基因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各个组织,参与调节一些疾病的发病过程,比如多发性硬化、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此前已有研究显示,BTG1基因的表达在肝癌患者的肝脏中

J Hepatol:预测成年脂肪肝的儿童期危险因素

MedSci 小编评:这个研究横跨30多年,相当不易,这也说明研究的难度和价值。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没这么难!实际上,临床因素是30年前收集的,而基因多态性可以后测定(哪怕最后的研究时间点测定)都是可以的。这一点正是SNP研究的重要优势所在。人类的SNP原则上不会因为生长发育而改变,因此,允许置后检测或跟踪。然后再与当年的风险因素进行联合检测,就有望寻找出疾病发生的早期风险因子。当然,有30

J Hepatol:预测成年脂肪肝的儿童期危险因素

芬兰一项研究表明,成年脂肪肝的儿童期危险因素为小于胎龄、胰岛素高水平和体质指数(BMI)升高;纳入PNPLA3和TM6SF2基因变异检测可增强对成年脂肪肝的预测。论文5月24日在线发表于《肝脏病学杂志》(J Hepatol)。        该研究纳入1980年基线年龄为3~18岁的2042例受试者,2011年末次随访

Cell Res:脂肪肝发病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MEA6和COPII相互作用并调控VLDL分泌运输的模式图 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所导致的病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组装和分泌缺陷是影响肝脏和血液脂代谢平衡的重要原因,但有关VLDL的组装和分泌,并运输到血液中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研究组发现高脂食物可诱导MEA6的表达。通过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