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Cancer Res:抽血可提前5年预测肾癌

2018-09-04 佚名 中国科学报

说起肾癌可以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大病魔,据统计,肺癌术后清瘤不彻底,5年内的复发率可达百分之七十。多么可怕的数字,日前,一项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科学家已经发现血液中的一种标记物能够帮助预测人类患上肾癌的风险。

导  读

说起肾癌可以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大病魔,据统计,肺癌术后清瘤不彻底,5年内的复发率可达百分之七十。多么可怕的数字,日前,一项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科学家已经发现血液中的一种标记物能够帮助预测人类患上肾癌的风险。

该研究通过使用EPIC研究中的一部分样本,对190名肾癌继发患者的血液进行了对比参照分析。最后发现,通过测量血液中蛋白质分子的水平,也就是KIM-1,可以预测一个人是否更有可能在接下来的5年内患上肾癌。并且,KIM-1浓度越高,患肾癌的风险越高,存活率越低。

KIM-1是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一种跨膜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KIM-1能迅速、灵敏、特异地反映各种肾脏疾病的损伤及恢复过程,可成为一种检测早期肾损伤的可靠生物学标记物,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鉴于此,科学家认为,在将来的医学诊断中,医生可以将血液中KIM-1水平测试与医学影像一同使用,以确诊肾癌或帮助排除其他疾病。

据统计,肾癌位于英国常见癌症的第7位,且患病病例正在持续上升。在英国,25%的肾癌患者被确诊的时候都已经是晚期。而如果患者在肾癌早期得以确诊,则有80%患者的存活时间在5年及以上。

因此,通过早期诊断有可能大大提高肾癌患者的存活率。但目前大多数肿瘤患者在早期阶段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并且许多病例在进行医学影像观察中发现一系列其他的健康状况。

来自于帝国理工学院,接受英国癌症研究所资助的David Muller博士说。“这项研究工作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KIM-1水平是唯一一项可以预测出患肾癌高风险人群和低风险人群的血液标记物。接下来我们要更加仔细认真地研究观察KIM-1水平是否有助于检测良性肿瘤,以及处于早期阶段的肿瘤。同时研究该项血液标记物是否可以用于作为追踪患者治疗病情的工具。”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首席临床医师Charles Swanton教授认为,“用于检测和监测癌症的血液检测的潜力变得越来越明显,这项工作进一步证明它们可以成为临床中的有力工具”。

的确,医疗界迫切需要将肾癌的诊断转向早期阶段,对于肾癌的治疗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而这项研究正朝着这一目标迈进。但研究者也指出,由于这项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在该方法在广泛采用于临床之前,还需要对更大范围人群进行前瞻性研究。

来自于哈佛医学院,接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Rupal Bhatt博士说:“现在至关重要的就是如何通过更加深入的了解,将对KIM-1水平的检测纳入患者治疗方法之中。此外,还要进一步观察KIM-1水平肾癌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

原始出处:Scelo G1, Muller DC2, Riboli E3, et al. KIM-1 as a blood-based marker for early detection of kidney cancer: a prospective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Clin Cancer Res. 2018 Jul 23.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1. 2018-09-04 青龙偃月

    好文章学习了!

    0

  2. 2018-09-04 青龙偃月

    好文章学习了!

    0

  3. 2018-09-04 青龙偃月

    好文章学习了!

    0

  4. 2018-09-04 青龙偃月

    好文章学习了!

    0

  5. 2018-09-04 青龙偃月

    好文章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抽血后淤青?原来你的按压手法是错的

在抽血时采血针不是垂直刺入血管的,而是具有一定角度刺破皮肤,然后再进入血管,说到这您就知道采血针抽血时会有两个针眼,一个是刺破皮肤的针眼(会出血),一个是刺破血管的针眼(也会出血哦!)。然而大多数人只压住了皮肤上的一个针眼,而忽略了血管上的针眼,这样即使您压了一段时间也会有皮下淤血,出现淤血一片的情况。

抽血后淤青?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好多患者抽完血,棉签一摁,手肘一屈,衣服一披,走人,继续奔波于下个检查项目。途中,不时伸直手肘看看血止住了没,没有再重新夹紧,看上它几个回合,最后觉得应该是止血了,棉签一扔完事。随后发现采血的地方,竟然紫了,或者还伴有酸痛感,此时可能一心以为采血姐姐技术很渣,其实不然,好的按压手法和过硬的采血技术一样重要哦!

手腕抽血输液,警惕桡神经受损!

提醒各位:请尽量避免在手背腕侧抽血输液!

Fasting matters?不空腹抽血会影响哪些指标

尽管总是叮嘱患者空腹到医院抽血,但有时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并不能做到空腹抽血。我们这期来看一看空腹时与进食后化验检查指标的变化。

胃镜那么痛!抽血可以吗?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一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显示,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国高居男性肿瘤第二位,女性肿瘤第四位,死亡率排第三。胃癌起病隐匿,近半数患者无特异性报警症状,故90%的胃癌就诊时已是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20%。

港大研发超薄感应器 检测炎症较抽血快30倍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以往检测体内炎症要靠抽血化验,但每次均要花费数小时才能出结果。香港大学工程学院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合作,研发出实时超薄感应器,医生日后只需把厚度小于1微米的柔性感应器,贴在医用导管、手术用具,甚至是器官上,十分钟即可告知病人体内是否发炎,较传统抽血检测快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