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tet Gynecol:妊娠对盆底的影响

2015-03-10 Mechront MedSci原创

近期Jette Star-Jensen,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探究探究初产妇盆底形态的改变,以及调查产后提肌裂孔的恢复和与妊娠相关的膀胱颈部活动度等问题。其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Obstet Gynecol上,证据等级为II级。 该研究共纳入300名初产妇,分别在21周孕、37周孕、产后6周以及产后1年时,经阴道超声观察其3种不同状态下(放松状态、缩肛状态、堵鼻鼓气时)的提肌裂孔面积和膀胱颈部活动

近期Jette Star-Jensen,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探究探究初产妇盆底形态的改变,以及调查产后提肌裂孔的恢复和与妊娠相关的膀胱颈部活动度等问题。其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Obstet Gynecol上,证据等级为II级。

该研究共纳入300名初产妇,分别在21周孕、37周孕、产后6周以及产后1年时,经阴道超声观察其3种不同状态下(放松状态、缩肛状态、堵鼻鼓气时)的提肌裂孔面积和膀胱颈部活动度,产前产后做对比以评估不同状态下提肌裂孔面积的变化和其恢复情况。

研究数据显示,纳入人群中有85%为经阴道分娩,余下15%为剖宫产终止妊娠。随访过程中,在37周孕时,274名(91%)孕妇完成了检查;产后6周时,198名(66%)产妇完成了检查;产后1年有178名(59%)产妇完成了随访。不过随访丢失和继续随访人群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是相似的。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顺产组,产后6个月时所有观测值均明显下降,尤以堵鼻鼓气时提肌裂孔面积的变化最为明显,为-3.5 cm2P0.001。对于剖宫产组,其观测值变化不明显。在顺产组,产后1年时和21周孕时比较,所有观测值均渐恢复正常,尤以堵鼻鼓气时提肌裂孔面积的变化最为明显,为3 cm2P0.001。顺产组和手术组产后1年时随访数据比较,只有缩肛运动时提肌裂孔的面积两者有差别,余观测值无明显差异。

该研究结果表明,产后肛提肌有自我恢复的能力,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恢复到妊娠以前水平。产后6个月,其恢复能力最强。到了产后1年,与妊娠相关的改变基本恢复正常。

原始出处:

Jette Star-Jensen,et al. Postpartum Recovery of Levator Hiatus and Bladder Neck Mobility in Relationto Pregnancy.Obstet Gynecol 2015;125:531–9

本文系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要先获得授权,并附原文链接。谢谢!

作者:Mechron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