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otarget:PARP1表达和TP53状态是区分胶质母细胞瘤亚型可靠标记物

2017-08-28 Emma MedSci原创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肿瘤位于皮质下,多数生长于幕上大脑半球各处。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肿瘤位于皮质下,多数生长于幕上大脑半球各处。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几个脑叶,并侵犯深部结构,还可经胼胝体波及对侧大脑半球。发生部位以额叶最多见。 PARP1是核蛋白,通常参与DNA修复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研究提示 PARP1在多种肿瘤类型(例如乳腺,卵巢,皮肤,结肠直肠,肺和脑)中过表达,上调的PARP1可以增强肿瘤的抗凋亡特性,导致DNA损伤治疗剂的抗性。有研究报道PARP抑制剂(PARPi)使肿瘤细胞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剂敏感,因此研究人员推测PARP1抑制对于胶质母细胞瘤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治疗目标。

为了探究更好的治疗方案,研究人员从Cancer Genome Atlas的最新胶质瘤数据集中收集了基因组和临床资料,并对GBM组织样本进行PARP1,ATRX,IDH1和p53免疫组化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由于亚型特异性,PARP1表达水平和TP53突变状态是区分Proneural和Classical亚型的可靠标记候选物,它们在GBM中具有预后和治疗意义。

其中,PARP1增加和mRNA表达增加是高级星形细胞瘤的特征,特别是Proneural和Classical GBM亚型。较高的PARP1水平与Classical亚组中的患者存活率呈反相关(p <0.005)。ATRX(p = 0.006)和TP53(p = 0.015)突变与PARP1表达增加相关,PARP1蛋白水平与ATRX损失和p53过表达相关。此外,更高的PARP1表达与野生型TP53共同显示出较短的生存期(p = 0.039)。

原始出处:
Murnyák B, et al. PARP1 expressi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urvival is tumour molecular subtype dependent in glioblastoma. Oncotarget. 2017 Jul 11;8(28):46348-46362. doi: 10.18632/oncotarget.18013.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翻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Emma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eurology:新确诊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延长TMZ化疗效果如何?

2017年4月,发表在《Neurology》的一项由德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对新确诊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替莫唑胺延长治疗时间的疗效。 目的:在新确诊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考察改良目前治疗标准——手术后进行放疗+同步6个周期替莫唑胺维持化疗(TMZ/RT→TMZ)中,将TMZ扩展至6个周期以上与生存期的相关性。 方法:从德国Glioma Network队列中,筛选出使用TMZ/RT→TMZ,且完

NEJM:荧光素导向在胶质母细胞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案例报道

该患者术后四周,开始接受放疗和替莫唑胺治疗。术后2个月随访,该患者无头痛症状,以及无神经功能缺损。

CLIN CANCER RES:GRP78抗体增强胶质母细胞瘤及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及胶质母细胞瘤预后差。两种肿瘤高表达GRP78,GRP78在放疗抵抗及肿瘤复发方面起到一定作用。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抗GRP78抗体以及抗GRP78抗体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及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响。

Nature:生存时间延长67%!科学家瞄准肿瘤微环境,找到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关键基因!

终于,在克利夫兰诊所Jeremy Rich教授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一种体内筛选抗肿瘤药物靶点的新方法诞生了! Rich教授是胶质母细胞瘤领域的专家,可是对于这种侵袭性极强,中位生存期只有15个月,5年生存率在6%左右,被称为「癌症之王」的癌症,他也束手无策。 在Rich教授看来,这可能是研究的方法出了问题。 「传统药物研发是从体外培养癌细胞开始的,然后做高通量筛选。」Rich教授在论文中表

Sci Transl Med:重磅疗法治疗脑瘤,研究展现曙光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们招募了一批表达EGFRvIII,且病情出现复发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利用这些患者体内的T细胞,研究人员开发出了CAR-T-EGFRvIII疗法,特异性地针对患者的癌细胞。

Nat Neurosci:华人学者千里挑一,找到脑瘤致命基因突变

来自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Sidi Chen教授团队与瑞士的Randall Platt教授课题组合作,用CRISPR技术,成功找到了导致胶质母细胞瘤的关键基因突变。这项研究发表在了《自然》子刊《Nature Neuroscienc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