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血小板可促进癌症发生和转移,阿司匹林可用于癌症预防和治疗

2018-03-10 MedSci MedSci原创

一直以来,血小板都被认为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小板也显着参与癌症(全球范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临床预试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可通过与癌细胞之间产生大量的交联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例如,癌症通过直接诱导肿瘤-血小板聚合物改变血小板行为,触发血小板颗粒和胞外囊泡的释放,改变血小板表型和血小板RNA谱,进而促进血栓形成。相互地,血小板可通过增殖信号、抗凋亡效应和血管生成因子促进

一直以来,血小板都被认为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小板也显着参与癌症(全球范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临床预试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可通过与癌细胞之间产生大量的交联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例如,癌症通过直接诱导肿瘤-血小板聚合物改变血小板行为,触发血小板颗粒和胞外囊泡的释放,改变血小板表型和血小板RNA谱,进而促进血栓形成。

相互地,血小板可通过增殖信号、抗凋亡效应和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肿瘤生长。血小板还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侵袭性的上皮-间质转换表型、在循环中存活、在内皮细胞中阻滞和外渗从而激活肿瘤侵袭、维持转移。此外,血小板可协助肿瘤逃逸免疫破坏。

总而言之,癌细胞和血小板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联系。近期,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抗癌药物。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日常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作为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阿司匹林在化学预防中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有证据表明是血小板介导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在本文中概述了癌症是如何改变血小板,使其更容易癌变,并突出了阿司匹林在癌症预防方面的作用模式中的进展。最后,研究人员对阿司匹林和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用于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时机、挑战和反对观点进行了讨论。

原始出处:

Xiaohong Ruby Xu, George M. Yousef, and Heyu Ni.Cancer and Platelet Crosstalk: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aspirin and other anti-platelet agents.Blood  2018  :blood-2017-05-743187;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7-05-74318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05-31 1213a233m65暂无昵称

    受益了

    0

  2. 2018-03-14 jihuaijun1112

    学习学习学习

    0

  3. 2018-03-11 changjiu

    学习一下谢谢

    0

  4. 2018-03-10 131****2916

    不错的文章值得推荐

    0

相关资讯

我国研制完成质子治疗核心部件,未来有望造福癌症患者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万钢3日表示,中核集团今年初完成230兆电子伏质子治疗核心部件研制,具备总装集成条件,未来有望进入临床应用,造福癌症患者。医学是核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质子治疗是目前全球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通过将大量能量精准释放于肿瘤病灶破坏癌细胞乃至消除肿瘤,对周边正常细胞伤害和副作用较少。万钢说,今年初,癌症治疗230兆电子伏超导质子回旋加

NCCN临床实践指南:HIV感染者癌症(2018.V1)

2018年2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HIV感染者癌症管理指南,2018年第1版。HIV感染者和HIV患者相对与一般人群来说罹患常见癌症风险更高,本文主要内容涉及艾滋病诱发肿瘤(宫颈癌)以及非非艾滋病诱发肿瘤(肛门癌,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管理。

Hepatol Int:肝硬化VS五大癌症:死亡率更高?

3月1日,在线发表于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官方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的一篇报告指出: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五大主要癌种(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优先考虑给予肝硬化患者适当的健康干预措施。

揭秘儿童癌症起因

近日,两个研究团队在基因组和分子层面上详细表征了上千种儿童癌症,这些结果有利于人们理解儿童癌症的起因,且有助于研发新的治疗方案。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德国NCT海德堡霍普儿童癌症中心的Stefan Pfister及同事选取914名患24种在分子层面类型不同的癌症的儿童,鉴定其呈现的不同遗传变化,癌症类型包括最常见且临床上重要的癌症,同时重点关注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肿瘤。在所有癌症类型中都发现了

赫捷院士:癌症防控应与大数据更紧密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癌症防控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Cancer:儿童癌症幸存者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随着儿童癌症治愈率的提高,儿童癌症幸存者越来越多。近期发布在《Cancer》杂志的一项来自加拿大的最新研究显示,相比于正常人群,儿童癌症幸存者接受心理健康咨询的可能性更大,且更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