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新型候选药物让“青春痘”不再烦

2013-12-17 张雯雯 中国科学报

记者12月13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获悉,该所赖仞课题组设计合成的名为LZ1的小肽,对与痤疮相关的微生物具有非常强烈的杀灭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原文下载】 据了解,痤疮是发病于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为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痤疮治疗药物主要是利用其抗菌和抗炎的特性,如过氧苯甲酰、维生素A酸

记者12月13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获悉,该所赖仞课题组设计合成的名为LZ1的小肽,对与痤疮相关的微生物具有非常强烈的杀灭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原文下载

据了解,痤疮是发病于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为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痤疮治疗药物主要是利用其抗菌和抗炎的特性,如过氧苯甲酰、维生素A酸类、抗生素等。但是,药物的副作用造成了其使用的局限性或者产生很多的耐药菌株,这些使得痤疮的治疗越来越困难。

为此,研究人员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仅有15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其中,一个被命名为LZ1的小肽对痤疮相关的微生物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杀灭作用。LZ1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仅为0.6微克/毫升,而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克林霉素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3微克/毫升。

同时,在科研人员构建的小鼠耳痤疮动物模型上,LZ1也表现出比克林霉素更好的杀菌和抗炎症作用。此外,LZ1多肽基本不具备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在血清中也非常稳定。结合强效的抗菌抗炎活性,LZ1有可能成为痤疮治疗的新型候选药物。

原文出处

Zhang Z, Mu L, Tang J, Duan Z, Wang F, Wei L, Rong M, Lai R.A small peptide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inflammatory acne vulgaris.PLoS One. 2013 Aug 28;【原文下载

作者:张雯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Methods:新方法可让皮肤细胞高效转化为神经细胞

4月8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方法学》Nature Methods在线刊登了德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mall molecules enable highly efficient neuronal conversion of human fibroblasts”,在文章中,他们发现一种新方法,可极大地改进出生后人体纤维原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的效率。 通过使用转基因手段让细胞呈现转录因子混合表达

Sci Total Envir:年轻人需警惕致癌性的皮肤损伤

近日,来自昆士兰理工大学(QUT)的研究者研究发现,在年轻人一生中,他们遭受了高风险的皮肤损伤,研究者Michael Kimlin表示,在人一生中第一个18年暴露于UV中,可以明显引起致癌的皮肤损伤和皮肤衰老。研究者表示,当人们年龄超过50岁,皮肤退化的比例最低,但是这个时候仍然得警惕皮肤损伤,因此在人一生中,进行日晒防护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期的杂志Science of T

Nature:科学家发明流感疫苗皮肤“补丁“

近期的《自然—材料学》报道了一种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疫苗“补丁”,可以应用于皮肤上,将DNA疫苗简单地输送入人体。 Darrell Irvine, Paula Hammond等人发现将微型针头与聚电解质多层技术结合,可增强DNA疫苗的投递效果。这与利用生物试剂实现的DNA联合投递达到的效果一样,都能提高细胞中核酸的摄入量。这种“补丁”的聚合物微型针头被用于皮肤上,将加载疫苗的可生物降解聚电解质薄膜

适度日晒有助降血压

适度晒太阳好处多,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助于降血压。英国爱丁堡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监测了24名志愿者经紫外线灯照射20分钟后的血压变化,结果发现他们的血压均出现下降,且这一效果可维持约1小时。对照实验中,研究人员屏蔽了灯的紫外线,其他因素都未改变,志愿者的血压没有变化。研究人员说,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中积存的氮释放到血液中去,并增加维生素D的活性。皮肤细胞会释放出一氧

Nat Med:揭秘压力过大致早生华发的机制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日前,一项研究显示:压力过大的确会令人早生华发。但不要妄想着到海边晒晒太阳放松一下就能挽救,因为过多紫外线同样会令头发变白。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老鼠试验中发现,当老鼠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而受损时,它们毛囊中的黑色素干细胞会“迁徙”至皮肤。黑色素干细胞能产生黑色素,它是皮肤和头发颜色的来源,能保护皮肤少受阳光侵害。 研究人员表示,黑色素干细胞“转移”

陆树良:重视糖尿病皮肤组织的“隐形损害”

在近日召开的2013年中国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烧伤研究所陆树良教授发表了题为《糖尿病皮肤组织的“隐形损害”现象》的报告。 糖尿病皮肤组织损伤在未损伤、组织结构完整性未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已经存在着组织学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我们将这一糖尿病皮肤的异常改变称为“隐性损害”。这一“隐形损害”现象可能是糖尿病皮肤易损或创面形成后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