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大师缘何那么快

2018-08-13 胡晓军 张晓华 健康报医生频道

一个出血的PICA(小脑后下动脉)开口动脉瘤,从显微镜硬膜切开,到夹闭完全准备关颅,仅用20分钟。一个胼周动脉瘤,全程耗时1小时30分钟;一个额叶AVM(脑动静脉畸形),耗时4小时;一个大型颅咽管瘤,耗时2小时……


一个出血的PICA(小脑后下动脉)开口动脉瘤,从显微镜硬膜切开,到夹闭完全准备关颅,仅用20分钟。一个胼周动脉瘤,全程耗时1小时30分钟;一个额叶AVM(脑动静脉畸形),耗时4小时;一个大型颅咽管瘤,耗时2小时……

难以想象这位手术者是名71岁的老人,最多时,一天演示4台复杂开颅手术。这位老人就是芬兰著名神经外科专家Juha Hernesniemi(尤哈·赫内斯涅米)。

近日,在郑州举行的Juha神经外科学术大会暨Juha神经外科大师培训班上,他“快速、安全”的手术演示,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快只是结果

今年起,Juha教授专职到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工作,本次培训班是他履职后的首次学术交流活动。

十几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导师级”专家,与百名国内的神经外科医师进行了一场示范带教的学术切磋。最让学员们感慨的,就是Juha教授开颅手术的速度之快。

“速度之快令人震撼。但快只是结果,这一切来源于简单、干净、规范化的手术流程。”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陈文表示。

Juha教授曾师从Yasargil、Drake两位擅长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的大师级教授。自1979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从事神经外科以来,Juha教授曾在20余家神经外科中心学习、深造,总结40年实践经验,形成“简单、干净、快速、安全”的手术理念。

流程效率高

“Juha教授倡导的眶上外侧入路,淋漓尽致地体现着简单的理念。”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赵英杰说,一刀到底至颅骨,皮肌瓣一并翻起,颞线钻孔、单孔开颅等,处处体现着简单。

简单,必然实现快速。

所有的开颅手术,体位坡度基本都是头高于心脏水平,手术床斜坡位,肩下垫一圆枕和一扁平枕。

Sugita四钉头架和头环上快速强力的鱼钩拉钩,提供良好的开颅保障,下半环为显微操作的手尺侧提供半支撑。

依赖显微镜口控元件和自动对焦系统,站立位手术,舒适的脚底支撑,可实现快速移动跟踪术野,快速完成手术,减少长时间手术带给术者、团队的体力消耗,并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Juha教授的手术入路方式为眶外侧入路处理前循环动脉瘤夹闭,较之常规入路,骨窗都偏小,管状视野更明显,但不能归属于锁孔。其成功地处理病变,依赖于术前精细的手术阅片和计划,良好的解剖转换,以及高超的镜下操作,这些都需要高强度的训练和病例实践。

协作更安全

Juha教授认为,实现快速,需要两个基本前提: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

因而,他特别强调应加强手术人员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培训,以及加强团队协作。他的手术团队不仅合理规划操作,更细化到器械的摆放、传递,以利于缩短手术时间。

不伤害原则是医学发展的伦理根基,任何先进的手术理念,都应建立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之上。加强培训,提高技艺;优质管理,团队协作,是安全的保障。

“周详的手术计划,能缩短手术过程,更安全且为患者省钱。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没人能独立完成整个手术。”

Juha教授说,永不松懈的研究精神也是成长为精英必不可少的。永不衰减的学习劲头,则是专业技能始终保持领先的动力。要有能力解决新出现的难题,避免不良结局。

作者:胡晓军 张晓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8-08-13 王秀

    学习了,涨知识了!

    0

  2. 2018-08-13 清风拂面

    谢谢分享学习

    0

相关资讯

开颅手术3天后,家属索要患者头发!这样的先河不能开!

近日,一则“患者家属索要患者开颅手术后的头发”的新闻在医疗圈流转。大致经过是,国庆长假期间,浙江长兴县某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为一个少数民族患者做了开颅手术,术中对患者头部刮除毛发备皮消毒。三天后,患者家属竟向医生索要患者的头发,理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三个问题在这里探讨一下第一个问题:灵魂和肉体的讨论已经偏题。在这起事件中,关于信仰和生命、灵魂与肉体孰轻孰重的问题,是舆论讨论的核心之一。其实,去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