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不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

2016-09-07 VTALK 肺癌前沿 vitalk

  Influence of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heterogeneity on therapeutic response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 Melissa R. Junttila & Frederic J. de Sauvage Nature 2013 肿瘤的生成,与新生肿瘤细胞,与细胞外的基团,肿瘤血管和免疫细胞的共同进化密切

 

Influence of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heterogeneity on therapeutic response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 Melissa R. Junttila & Frederic J. de Sauvage Nature 2013

肿瘤的生成,与新生肿瘤细胞,与细胞外的基团,肿瘤血管和免疫细胞的共同进化密切相关。肿瘤的成功繁殖生长并最终发生转移,并不是单独被基因水平的改变所决定的,而同样受到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影响,后者将决定具有某种基因改变的肿瘤细胞是否得以优势选择而增殖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将肿瘤看成是完整独立的“器官”,而不仅仅是转化的上皮细胞团块,来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变得至关重要。即便在同一个病灶中,肿瘤的表型也在发生着戏剧性的动态变化,支持肿瘤结构的基质细胞,生长因子的组成,血管供应,和免疫细胞之间的“交互协作”,处在动态的变化状态。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将对治疗疗效和耐药发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免疫细胞的浸润牵涉到多种细胞的参与,这些细胞群可能具有促进肿瘤生成或抗肿瘤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活动状态和在肿瘤团块中的位置也在发生着动态的变化;血管网络可以随着起源器官,成熟程度(外膜细胞的覆盖范围),间质压力和功能性改变而发生异质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根据活化状态,在组织中的位置,压力反应和起源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影响

来自Genetech Molecular biology的Melissa R.Junttila 博士和 Frederic J.de Sauvage.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review,简要阐述了肿瘤细胞的微环境组成部分是如何共建肿瘤异质性,肿瘤中的基质细胞如何导致耐药的发生,以及在对抗肿瘤微环境肿瘤学家们所作出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Origin and influence of micro-environment heterogeneity 肿瘤微环境异质性的起源

CAF: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正常的成纤维细胞阻碍肿瘤的生成,但CAF(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则能够显著的促进肿瘤生长,与前者相比,CAFs具有过度分芽增殖,细胞外团块增生和独特的细胞因子分泌的特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血管生长因子 VEGF;PDGF;和HGF)。
血管

血管生成的不平衡,不同的血管成熟度(外膜细胞的覆盖率),与恶化的淋巴管覆盖导致的灌流障碍,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共同导致了肿瘤表型的复杂性和变异的间质压力。杂乱无章的肿瘤血管的分布和正常功能的丧失导致了局部缺氧和营养供给受损。与血管床的距离所创造的梯度,对药物的分布和作用与肿瘤细胞其关键作用。血管网络的这些变化,促进了肿瘤内部微环境的形成和瘤内与瘤间的异质性。
免疫细胞

T细胞的活化与checkpoint信号通路的激活和抑制有关。直接抑制T细胞作用的方式,是通过上调CTLA-4,PD1配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实现。间接抑制T细胞作用,则是通过培育一个肿瘤抑制的微环境,MDSC(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 population)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肿瘤招募免疫抑制细胞,不仅仅抑制了免疫反应,而且通过释放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VEGFA,bFGF等),来诱导血管生成。MDSC能够直接抑制NK细胞的功能,并促进免疫抑制T细胞的数量。

尽管已经有针对non tumor cell的治疗(如贝伐珠单抗抗血管治疗,和免疫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数据,,但是将对肿瘤微环境的理解应用于临床实践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直接分析人体肿瘤基质中的细胞成分,到应用对人体肿瘤的异质性的观察来建立preclinical model,并阐明这种异质性与疗效,药物反应和耐药的关系。
体外肿瘤细胞培养非常成熟,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和生长因子,来观察肿瘤细胞的反应,也能够和基质细胞一起培养,但是由于缺少血管和免疫细胞,这个模型无法模拟肿瘤微环境
 
移植瘤模型能够整合肿瘤微环境的元素,比如血管和成纤维细胞,但是这些细胞来源于小鼠,而非人。同样,免疫细胞是缺失的。另外,这些研究也无法模拟肿瘤异质性。Patient-derived 移植瘤模型可以通过将肿瘤进行体外移植来保存一些人体的肿瘤微环境特征,但,宿主处于免疫缺陷状态。
Syngeneic study 为整合血管,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还原肿瘤微环境提供了可能,但是这种小鼠cell line比较稀缺,并且存在免疫原性的问题,输注后可能引起炎症反应。
autochthonous murine tumor 模型能够很好的整合肿瘤及肿瘤微环境相关的特征因素。肿瘤在原来的器官组织中生长并且演化出所有的异质性间质细胞类型但是突变负荷较低。尽管如此,产量 较低,并且价格高昂。除上述的复杂性以外,肿瘤基质在肿瘤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在药物治疗之后发生的动态变化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这又是另一个未被征服的领域。对这些非肿瘤细胞进行建模研究异常艰难。向前看,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对肿瘤微环境的成分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需要整合多种preclinical system,甚至,研发一种复合的基因工程模型。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另一项重大的挑战是,基于目前对肿瘤应答反应的理解,尚不能发现一种可靠的biomarker。比如,尽管 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已经在多种实体瘤中显示出延长生存,改善肿瘤应答的疗效,尚未找到预测性的biomarker。 瘤内和瘤间的异质性能够解释为什么针对这些肿瘤基质的治疗在寻找biomarker方面举步维艰。这种异质性的存在,免疫细胞浸润的差异,也同样让寻找免疫治疗的marker变得复杂和艰难。在这些挑战的基础上,还不得不面对的是,在巨大的肿瘤异质性的阴影下,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如何在临床上对病人进行异质性状态的评估。因为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的对话在持续动态发生,考虑到病人接受多线的治疗,有必要进行多次的活检来评估和知道患者的治疗,虽然这样的工作已经在开展,但对病人是显而易见的负担。另外,用于评估实体瘤疗效的RESIST标准,是否适用于评估肿瘤微环境接受治疗后的应答情况?免疫治疗对这一标准的挑战尤甚,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可能存在延迟的肿瘤退缩和假性进展。

对肿瘤微环境异质性的深入了解,将有可能帮助肿瘤学家发现新的治疗策略,以获得更好和更长的肿瘤缓解;但显然,这不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

内容转载于微信号:VTALK (在微信中查找viTALK101)

作者:VTALK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6-09-12 lhl629

    学习学习。。。

    0

  2. 2016-09-07 doctorJiangchao

    继续学习

    0

  3. 2016-09-07 doctorJiangchao

    继续关注

    0

  4. 2016-09-07 知难而进

    继续关注

    0

相关资讯

第一届肿瘤姑息治疗淮海论坛--CPAI肿瘤营养学院专场

大会主席王杰军,男,1992年获第二军医大学内科博士学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肿瘤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上海市肿瘤学会 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防癌抗癌事业发展基金会 副理事长上海癌症康复和姑息治疗委员会 主任委员中国癌症康复和姑息治疗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 常务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审评委员会 委员、解放军肿瘤研究所 副所长上海肿瘤学会 副主任

Nature子刊:放、化疗方案为何对这些肿瘤无效?

食道癌发展示意图(图片来源:ottmag.com)说到癌细胞的特点,很多人会想到异常快的分裂速度,而这也正是多种放疗和化疗手段有效性的基础。然而,我们都知道,放疗和化疗并不总是能起效。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癌细胞消除得不彻底以及产生抗性等。最近,英国桑格研究所(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科学家们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他们指出,食道癌细胞可能从根本上就不能

纳米机器人可像蝙蝠一样搜寻脑肿瘤

研究人类大脑最深处区域绝非易事,而在大脑中爬行的微型机器人或许能帮上忙。 这是一个诱人的想法,但问题在于如何指挥此类纳米机器人在大脑中穿梭。一种方法是通过编程让它们像捕猎食物的蝙蝠一样搜寻。全世界的工程师正致力于研发各种设计的纳米机器人,尤其是能在人体内释放药物的机器人。来自希腊国立雅典理工大学的Panagiotis Katrakazas则对利用它们探测发生在大脑深处并且很难在大脑扫描中发

华中农大教授给肿瘤穿上“束身衣”

韩鹤友教授 “你的肿瘤让你成为自己身体的囚犯,你不能唱歌,不能跳舞,你甚至已经不能告诉家人你爱我们。” 凯瑟琳2015年被诊断出患有儿童脑肿瘤,与病魔抗争一年后最终还是留给了家人巨大的悲痛。凯瑟琳去世后,她的家人写下了她从确诊直至离世的让人心酸泪目的抗争过程,以此希望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到脑瘤的研究中,为其他肿瘤患者增大活下来的希望,而不是像凯瑟琳那样只能早早的离去。

二甲双胍真能抗肿瘤吗?看这里!

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而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显示,二甲双胍不仅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那么,二甲双胍对抗肿瘤是通过哪些作用机制产生的呢?9月2日在第17届国际内分泌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彭永德教授作了题为“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探讨”的报告,从“糖尿病与肿瘤”、“二甲双胍对肿瘤的影响”、“二甲双胍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这种善意会让患者更加恐惧!

导语:病人的亲属们因为工作忙,往往会错误地通过金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一片爱心,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突如其来的关怀和环境的变化,其实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恐惧,因为此时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人们为自己送行的脚步声。作为一个从事肿瘤事业几十年的医生,在我的行医经历中,我所看到的大多数中国家庭对癌症的第一反应是隐瞒。他们确信,癌症将是对病人最沉重的打击,无论如何不能让亲人遭受这样的打击。我在看门诊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