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microb Agents Ch:万古霉素预防治疗小儿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有何不良反应?

2018-04-04 徐钰琦 环球医学

2018年2月,发表于《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上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小儿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治疗中,基于静脉万古霉素的预防治疗的不良反应。

2018年2月,发表于《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上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小儿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治疗中,基于静脉万古霉素的预防治疗的不良反应。

背景:AML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处于威胁生命的细菌感染的风险,尤其是草绿色链球菌。基于万古霉素的主要抗菌预防方案减少了这种风险,但可能增加肾脏或肝脏毒性或艰难梭菌感染(CDI)的风险。

方法:对2002年至2008年在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新诊断为AML并接受治疗的患者数据进行了回顾性评价。根据小儿风险、损伤、衰竭、肾功能丧失期和终末期肾病(pRIFLE)标准对肾毒性进行分类;根据CTCAE分级对肝毒性进行分类。在接受基于万古霉素的预防治疗、无静脉预防治疗或其他预防治疗的患者中,比较肾毒性、肝毒性和CDI的风险。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用于描述潜在混杂因素。

结果:纳入了111名患者,共392个化学疗程(108名无静脉预防,218名基于万古霉素预防,66名其他预防)。pRIFLE风险、损伤和衰竭的分别发生在190、44和2个疗程。至少一级、两级和三级的肝毒性增加分别发生在189、52和19个疗程。校正混杂因素后,与无静脉预防(0.9% vs 6.5%;P=0.007)或其他预防方案(0.9% vs 3.0%;P=0.23)相比,基于万古霉素的预防与肾毒性与肝毒性不相关,而且降低了CDI的风险。

结论:尽管对万古霉素毒性存在担忧,基于万古霉素的预防未增加小儿AML患者的肾毒性或肝毒性的风险,并且降低了CDI的风险。建议谨慎使用,以免造成抗菌药物耐药。

原始出处:

Sun Y, Huskey RL, et al. Advers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Vancomycin-Based Prophylaxis during Therapy for Pediatric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8 Feb 23;62(3). pii: e01838-17. doi: 10.1128/AAC.01838-17. Print 2018 Mar.

作者:徐钰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 Hematol Oncol:调控造血发育与白血病发生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张岩研究组、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苏州大学熊思东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以The chromatin remodeling subunit Baf200 promotes normal hematopoiesis and inhibits leukemogenesis为题,发表在近期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上。该

贫血是亟需关注的一类疾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邵宗鸿教授谈贫血诊治现状

2013年发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报告中指出,1990~2010年187个国家的贫血患病率为32.9%,伤残调整生命年高达683.6万年。研究表明,全球约24.8%的人口患有贫血,中国的贫血患病率约为20.1%,其中超半数是因缺铁所致,缺铁性贫血也是许多严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慢性肾病患者、育龄女性、妊娠人群和发育中的儿童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

Leukemia:上海交大蒙国宇团队揭示癌蛋白DUX4/IGH在白血病中的发病机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为起源于淋巴干祖细胞克隆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全美在20岁前人群发病率约为30例/百万人,且高发率出现在3~5岁,是儿童中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儿童ALL依据细胞表面与胞质表达的髓系标记可分为B淋巴干祖细胞克隆(占比约85%)与T淋巴干祖细胞克隆(占比约15%),因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与治愈引起了研

P53基因重排/突变的白血病非淋巴结套细胞淋巴瘤对利妥昔单抗/伊布替尼组合疗法高度敏感

白血病型非淋巴结套细胞淋巴瘤(L-NN-MCL)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套细胞淋巴瘤亚型,通常被认为是无痛性的。尽管对L-NN-MCL的深入认识能够避免过度治疗,但部分患者具有更激进的L-NN-MCL形式并呈现出症状性疾病和/或血细胞减少症。在此,研究人员为我们展示了两例需要进一步治疗的侵袭性L-NN-MCL案例。两例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DNA测序研究显示17号染色体或P53基因异常,两例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

中国蒽环类药物在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蒽环类药物是一类对白血病具有高效作用的抗癌药物,主要有柔红霉素(daunorubicn,DNR)、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IT)等。

病例:Ph阳性髓性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两种少见型报道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研究发现,BCR-ABL融合基因根据BCR的断裂位点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M型(major),包括b2a2(e13a2)和b3a2(e14a2),编码相对分子质量210×103的BCR-ABL融合蛋白;②m型(minor)ela2,编码相对分子质量190×103的BCR-ABL融合蛋白;③u型e19a2,编码相对分子质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