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当红明星“液态活检”遭遇尴尬!?

2018-03-13 Mackaay 肿瘤资讯

“液态活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检测血液等体液样本中的ctDNA(循环肿瘤DNA),达到对疾病诊断和监控的作用,最近几年可谓红的发紫,是大量商业广告和公众关注的对象。为此,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专家认为有必要擦亮双眼,采用循证方法对ctDNA检测的结果进行客观汇总分析,理性看待液态活检。

“液态活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检测血液等体液样本中的ctDNA(循环肿瘤DNA),达到对疾病诊断和监控的作用,最近几年可谓红的发紫,是大量商业广告和公众关注的对象。为此,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专家认为有必要擦亮双眼,采用循证方法对ctDNA检测的结果进行客观汇总分析,理性看待液态活检。

液态活检已经成为病理学家和肿瘤学家关注的新技术,相比于组织活检,具有快速、方便、无创的优势(图1)。但是,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尚不明确。近期,ASCO 和CAP针对ctDNA已经发表的研究文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血液样本中的ctDNA尚未能在早期或晚期实体瘤的诊断管理中发挥理想的作用。该综述入选标准限定在晚期转移性实体肿瘤的ctDNA中的测序和拷贝数变异,最终纳入2007-2017年发表的77篇相关研究。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评估ctDNA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与组织检测相比);ctDNA预测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 ctDNA监测能否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以及用于癌症筛查的效果。


图1:比较ctDNA和组织检测的异同

一、ctDNA的准确性如何?

对晚期肿瘤来说,评估ctDNA准确性最可靠的策略是进行前瞻性临床试验,但目前尚无此类研究。第二种方法则是以组织基因检测为金标准,评估ctDNA测试的准确性(图2)。研究结果表明,ctDNA检测与肿瘤组织基因分型高度一致,这可能为在治疗决策中参考ctDNA检测结果提供了证据。但目前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仅批准了一种基于PCR的ctDNA检测方法——COBAS测定法。用于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EGFR遗传变异和结直肠癌(CRC)中的KRAS突变。值得注意的是,该检测方法临床有效性仍是基于回顾性分析。且当ctDNA检测为阴性时,仍要进行组织样本检测(图3)。但对于NSCLC和CRC以外的肿瘤类型,COBAS测定法的临床有效性证据非常有限,不建议使用。此外,进展期肿瘤的遗传异质性会进一步降低ctDNA检测能力。


图2:在进展期肿瘤中ctDNA和组织检测在诊断基因型中的作用

图3:在液态活检中为阴性的结果后管理流程图

二、ctDNA能否预测临床有效性?

液态活检理论上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但随时间变化的量化ctDNA测定并不像确定是否存在变异那么简单。虽然很多研究已经证实ctDNA的变化与治疗反应或结局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仍缺乏关于临床有效性的严格证据,更不用谈临床应用。

三、ctDNA监测能否改善患者预后?

肿瘤治疗后,ctDNA可用于监测患者的微小残留病灶,就像化疗后进行血常规检查一样。然而尚无足够证据支持ctDNA用于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灶监测的能力。复发患者中ctDNA的假阴性率和不复发患者ctDNA的的假阳性率都是未知的。而且基于ctDNA监测的治疗仍无法证明可改善预后。

四、ctDNA可以用来筛查癌症么?

使用ctDNA进行癌症筛查的可行性尚未得到证实。在进行筛查时,ctDNA检测容易出现假阳性,导致过度诊断。就像乳腺癌影像学筛查和前列腺癌的PSA筛查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小结

目前ctDNA临床应用的证据不足,不可盲目崇拜。但是,已有多项前瞻性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期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可靠的证据。
原始出处:
Nicholas C. Turner,Jason D. Merker, Geoffrey R. Oxnard.et al.Circulating Tumor DNA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nd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Joint Review.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March 5, 2018

作者:Mackaa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9-01-26 lidong40
  2. 2018-03-17 爱的天使

    讲的好.液态活检也许是种好手段

    0

  3. 2018-03-16 爱的天使

    说的好.也许在临床上有大作用

    0

相关资讯

BJH:滤泡性淋巴瘤临床试验评效标准是否可取消骨髓活检?

虽然骨髓活检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诊断,及判断一些淋巴瘤有无骨髓浸润至关重要。但对于滤泡性淋巴瘤患者而言,评效时是否需要骨髓活检一直存在争议,且PET-CT时代的来临让这种争议愈演愈烈。有创操作为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痛苦不可忽视,并且有部分患者因拒绝骨髓活检而与临床试验失之交臂。临床医生该如何面对这块“鸡肋”?取消骨髓活检是否可行?本文带您一探究竟。

Cancer Cell:了解肺癌,这个血液指标很关键!

荷兰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不同的液体活检方法。通过检测血液循环血小板(也称为血栓细胞)吸收的肿瘤RNA,他们的测试(称为thromboSeq)不是在血液中寻找癌症DNA或其他生物标志物的证据,而是可以以接近90%的准确度诊断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绝大多数。该研究在8月14日刊登在癌症细胞杂志上。

Eur Urol:放疗后怀疑前列腺癌复发,穿刺部位如何选?

对初次放疗没有反应的前列腺癌男性患者来说,精确了解肿瘤复发或持续的部位有利于认识治疗失败的原因。

WCLC 2017:黄建安教授:重复活检,动态监测:肿瘤是否无所遁形?

虽然已经进入大数据和精准医学的时代,但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靶向药物的继发性耐药问题。临床医生应该如何合理运用大数据、深入研究和追踪肿瘤的动态变化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黄建安教授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切入,深度

再次活检明确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 or 局部治疗?

在第一期的MDT中我们讨论了一例PET/CT提示肺癌多发转移,但多次活检未获得恶性肿瘤证据的病例。经过激烈的讨论制定了下一步的诊疗计划: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那么,在一周后,该病例的诊断有什么进展?又该如何选择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JAMA子刊:尴尬了。。两家有名基因检测公司给同一批癌症患者做了液体活检,结果竟然大 ...

在科研领域飞速发展的同时,临床医生们也与时俱进,抽血做个基于ctDNA的液体活检,一方面可以又快又准确地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另一方面,对于已经确诊了的患者,还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隔一段时间检测一次又可以动态地监测肿瘤的发展情况,及时对治疗方案做出调整。相比于传统的组织活检,通过外周血液的液体活检可以避过肿瘤异质性、穿刺导至癌细胞转移等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