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Surg:新辅助治疗与胰管腺癌患者术后胰腺漏

2019-08-20 MedSci MedSci原创

新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胰管腺癌患者术后胰腺漏的发生率

在过去的十年中,新辅助治疗(NAT)在边缘和局部晚期胰管腺癌(PDAC)患者中越来越普遍。近日研究人员就NAT后进行前期切除或胰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考察,重点是临床相关术后胰腺漏(CR-POPF)与OS的相关性。

研究回顾了马萨诸塞州总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进行的PDAC胰腺切除术患者数据,以有无NAT分层。比较NAT和前置切除术的术后总不良事件率和CR-POPF发生率。

753例患者中,男性364例(48.3%),平均年龄68岁,共有346名患者(45.9%)接受了NAT治疗,407名患者(54.1%)接受了前期切除。在病理检查中,NAT与较小的肿瘤大小(26.0 vs 32.7),较少的淋巴结受累(102 vs 191)以及较高的R0发生率(74.3% vs 58.7%)有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或90天死亡率无显著差异。接受NAT切除的患者CR-POPF的发生率比接受正面切除的患者低3.6倍(3.8% vs 13.8%)。此外,与CR-POPF相关的因素在NAT后发生改变,只有软胰腺组织与较高的CR-POPF风险相关(38.5% vs 6.3%)。存活率分析显示,有或无CR-POPF的患者在术前切除组无差异(26 vs 25个月;p=0.66),但在NAT后,CR-POPF患者总体生存率更差(17 vs 34个月)。

研究发现,新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胰管腺癌患者术后胰腺漏的发生率。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astroenterology:空腹血糖升高及持续时间或成为胰管腺癌的早期诊断依据

研究发现,空腹血糖升高和持续时间与胰管腺癌肿瘤大小及恶性程度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为胰管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