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七成哮喘引发的死亡可以预防
2014-05-13 佚名 不详
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针对哮喘的首个保密调查"国家哮喘死亡回顾”研究结论显示,通过个性化哮喘防治计划、适时的复查以及更合理的药物处方等健康管理措施,可以预防2/3哮喘导致的死亡。 该调查共涉及了自2012年2月起的12个月内因哮喘而死亡的195例英国患者,通过深入调查这些患者死亡的相关情况发现,70%的死亡患者在其日常治疗中存在明显的医疗缺陷。其中,59%的死者没有完全遵从哮喘指南,47%的死亡者
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针对哮喘的首个保密调查"国家哮喘死亡回顾”研究结论显示,通过个性化哮喘防治计划、适时的复查以及更合理的药物处方等健康管理措施,可以预防2/3哮喘导致的死亡。
该调查共涉及了自2012年2月起的12个月内因哮喘而死亡的195例英国患者,通过深入调查这些患者死亡的相关情况发现,70%的死亡患者在其日常治疗中存在明显的医疗缺陷。其中,59%的死者没有完全遵从哮喘指南,47%的死亡者在其用过的处方中存在明显应予以避免的内容。
在致命性哮喘发作期间,45%的患者没有要求或得到帮助,表明在他们知道求助为时已晚前,并且不清楚自己的病情有多严重。此外,在死亡者中,有70%的儿童和83%的10-19岁年轻患者是在到达医院前即已死亡。
研究的临床负责人Mark Levy表示,2/3的死亡患者具有重要的可避免的致死因素,所以有理由认为,至少有2/3患者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很多患者可能对他们自身的哮喘知识都相当自满,但其实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他们不能识别哮喘的危险信号,不知道如何或何时打电话寻求帮助。调查显示,只有23%的死亡患者曾经接受过个性化哮喘行动计划的指导。
并且,死亡患者往往存在治疗不足的现象。在病情严重程度的记录中,被归类为严重的患者比例只有39%。许多控制不良、治疗不足的哮喘患者似乎都被当作了轻度或中度哮喘在治疗。
Levy表示,治疗不足的现象从给患者开具的处方药物就能明显看出来。在调查中,39%的死亡患者一年中至少有12次被予以短效的救援性吸入剂,还有4%的患者开具上述药物的次数超过了50次。
86%的死亡患者曾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来预防哮喘发作,但其中80%的人在1年内接受此类处方的次数少于12次,并有38%的人少于4次/年。而根据指南建议,大多数患者每年至少需要12次预防性药物处方。在被调查的死者中,有43%的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其在之前一年中,曾在初级保健机构内进行过哮喘复查。
21%的死者之前一年中曾因哮喘发作而急诊,且超过半数人的就诊急诊的次数不止一次。但在因哮喘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中,还是有1/10的人在出院后的28天内死亡。
调查报告建议,应把建立电子监控系统当做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来做,以便通过该系统对患者处方开具救援性吸入剂过量,或预防性吸入剂不足的情况进行监控,进而提醒医生某患者的哮喘控制不良。
所有医院和全科医疗机构均应指定一名“哮喘防治医师”,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正规培训,并改善初级与二级保健机构之间的沟通。所有哮喘患者都应接受个性化行动计划指导,应详细告知其哮喘的触发因素,以及在哮喘恶化时应如何或何时开始寻求帮助。
哮喘患者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复诊,且每次复诊时,都应由专业的哮喘培训医生(而不是全科护士)对患者的个性化行动计划进行更新。
调查报告还重申了现有指南已经推荐但目前还没有被遵循的建议。如英国的哮喘治疗指南就着重强调,所有因为哮喘发作而被送往急诊、医院或全科诊所接受治疗的患者,都应在48小时进行复诊。但这一建议却没有得到很好地遵从。
Levy认为,如果患者使用了较平常更频繁的救援类药物且症状没有缓解,就说明其哮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如果患者每周使用救援类药物的频率超过了2-3次,就说明他们可能需要上调其预防性药物的剂量。
英国哮喘组织的首席执行官Kay Boycott表示,哮喘患儿的家长可能会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感到特别震惊。因为调查显示,儿童保健在许多方面比成人更糟。在该调查的死亡者中,有28例发生在儿童及20岁以下的年轻人。
英国皇家医师学院临床疗效和评价单元的临床主管Kevin Stewart也表示,应对哮喘导致的患者死亡予以重视,是时候结束对哮喘治疗的自满情绪了。
很多时候,人们没能及时发现哮喘控制不良的征兆并及时采取干预行动,以致对一些患者和家庭造成了悲惨的后果。该调查报告为临床医生、患者、患者家属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即哮喘患者应该在受过适当培训且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良好的日常治疗,而且患者本人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却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我们可以,而且必须做得更好!
原始出处
Torjesen I.Two thirds of deaths from asthma are preventable, confidential inquiry finds.BMJ. 2014 May 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BMJ#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