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中国上海环境温度和脑血管病发生呈负相关

2016-05-30 phylis 译 MedSci原创

在中国,有关环境温度与脑血管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较少。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从2007-2011年,采用混合广义可加模型(MGAM)日常记录上海年龄在65岁或65岁以上的居民脑血管病的发生,按性别分层。加权平均温度上升到一周滞后应用自然三次样条函数处理,并加入到模型中,以评估温度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温度上升了1 °C、男性脑血管疾病减少0.95%(95%CI:0.80%,1.10%),温

在中国,有关环境温度与脑血管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较少。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从2007-2011年,采用混合广义可加模型(MGAM)日常记录上海年龄在65岁或65岁以上的居民脑血管病的发生,按性别分层。加权平均温度上升到一周,之后应用自然三次样条函数处理,并加入到模型中,以评估温度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平均温度上升了1 °C、男性脑血管疾病减少0.95%(95%CI:0.80%,1.10%),温度在27 °C左右时,减少0.34%(95% CI:-0.68,1.36%)。然而,温度每增加1 °C,女性患者脑血管病的增加0.34%(95%CI:0.26%,0.94%),温度在8 °C左右时,减少0.92%(95%CI:0.72,1.11%)。上海市气温与脑血管病发病率呈负相关。MGAM可用于评价环境危害和健康预后相关性的时间序列研究。

原始出处:

Zhang XJ, Ma WP,et al.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cerebrovascular morbidity in the elderly in Shanghai, China. Sci Rep. 2016 Jan 11.

作者:phylis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6-10-14 ylzr123

    赞一个!好文章拜读了,认真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中国发现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

根据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昨日(13日)通报,国家卫计委组织专家确诊一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该病例于3月10日凌晨2时抵达北京,直接主动到医院就诊。 患者从安哥拉回京 据悉,患者为男性,32岁,浙江省人,常年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近期发生黄热病疫情)做生意。患者于3月8日(北京时间)在罗安达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3℃,伴畏寒等症状,于3月9日乘飞机经迪拜转机,3月10日凌晨2时抵达北京,直接主动

美媒:中国CFDA审批有待改进,过时药物仍然畅销,新药可能难以进入中国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9日报道,2013年,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停止了一款抗肝癌药物的全球试验,原因是它的药效不及对手。公司转而把这种名为“布立尼布”(Brivanib)的抗癌药的许可权授予中国的一家初创企业。这种在美国等地未能进入市场的药物在中国获得新生,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许多中国原创新药公司,都是通过类似途径获得有一定潜力的新型药物。总部设在上海的再鼎医药有限公司认为布立尼布在中国有很大

Lancet子刊:中国人群14年来体能一直在下降,加强体力活动更显重要!

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并且体质降低是中国慢性疾病的负担。研究人员利用随机全国调查数据对中国14年间(2000-14)的成人探讨了这些因素。研究人员在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在年龄20-59岁的中国成年人中做了四项国家的调查。研究人员使用BMI来评估体重过轻(<18.5 kg/m2),超重(≥23.0至<27.5kg kg/m2)和肥胖(≥27.5 kg/m2)。中

Sci Rep:中国沈阳18年间婴儿死亡率下降的地区和原因的差异

Sci Rep:中国沈阳18年间婴儿死亡率下降的地区和原因的差异为了比较城市/农村地区婴儿死亡原因,并寻找降低死亡率潜在对策,研究者对沈阳市妇女和儿童保健中心的婴儿死亡率数据进行分析。从1997到2014年,970583名活产婴儿和6510名婴儿死亡。统计婴儿死亡率,百分比变化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所有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分别为7.41%,5.92%和3.92%。在观察期

中国人将接受全球首例换头手术?中国专家否认

真相 | 中国人将接受全球首例“换头手术”? 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 日前国内很多媒体转载源自印度媒体“《印度时报》”的消息称,世界首位接受“换头手术”的患者将由此前的一名俄罗斯人改为中国人,这例手术将由中国医疗团队操刀,预计明年底在中国实施。这一消息确实吗?参与相关研究的中国专家怎么看? 【印媒“趣味文章”】 本月14日印度《经济时报》(并非所谓《印度时报》)周末“特写版”刊登了一篇关于

Lancet:中国和印度的精神、神经和物质使用障碍负担研究

中国和印度占世界人口的38%,因此了解这两个国家的精神、神经和物质使用障碍的负担是必要的。 研究者们对社区代表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参考PRISMA指南对社区代表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从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3)提取了估计的患病率、发病率、缓解和持续时间和死亡率,以及相关的不确定性的时间间隔。将这些数据输入贝叶斯Meta回归分析仪器DisMod-MR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