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Brugada综合征患者——程序性心室刺激(PVS)的分层风险是什么?

2016-01-25 崔倩 译 MedSci原创

程序性心室刺激(PVS)在最高猝死风险的患者中确定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作用是不确定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无心脏骤停病史Brugada综合征并接受PVS的患者系统回顾和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汇总分析。研究人员评估了心脏骤停的发病率和或ICD电击的相对危险。研究人员分析了8项研究的各个层面的数据,包括1312例经历了65次心脏事件的患者(中位随访38.3个月)。共有527例患者诱导成心律失常并多达三倍

Brugada 综合症是一种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原发性心电疾病,属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预后严重。病人的心脏结构多正常,心电图具有特征性的 "三联征":右束支阻滞、右胸导联(V1-V3) ST呈下斜形或马鞍形抬高、T波倒置,临床常因室颤或多形性室速引起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本病于1992年由西班牙学者Brugada P和Brugada J两兄弟首先提出,1996年日本Miyazaki等将此病症命名为Brugada综合症。Brugada综合征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8:1,发病年龄多数在30~40岁之间。主要分布于亚洲,尤以东南亚国家发生率最高,故有东南亚夜猝死综合症(SUNDS)之称。近年来世界各地均有报道。

2002年8月欧洲心脏病协会总结了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特征并将其分为三型:I型、Ⅱ型、Ⅲ型。Brugada 综合征心电图的ST 段改变是动态的,不同的心电图图型可以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先后观察到,三种类型心电图之间可以自发或通过药物试验而发生改变。

在最高猝死风险的患者中,程序性心室刺激(PVS)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作用是不确定的。

研究人员对无心脏骤停病史的Brugada综合征并接受PVS的患者进行了一项系统回顾和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汇总分析。研究人员评估了心脏骤停的发病率和/或ICD电击的相对危险。研究人员分析了8项研究的各个层面的数据,包括1312例经历了65次心脏事件的患者(中位随访38.3个月)。共有527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并多达三倍的心室额外刺激。在随访期间,电击感应与心脏事件有关(HR 2.66,95%CI 1.44-4.92,P<0.001),在那些诱导的单倍或双倍心室额外刺激的患者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有最大的风险。年度事件发生率由于晕厥病史、自发性Ⅰ型心电图模式的存在,和心律失常感应的不同而显著变化。在无晕厥和药物引起的Brugada综合征Ⅰ型的人群中风险最低(0.23%,95%Cl 0.05-0.68 [无心律失常并额外的高达一倍刺激]; 0.45%,95%CI 0.01-2.49 [致心律失常] ),在发生晕厥和Brugada综合征Ⅰ型的人群中风险最高(2.55%,95%CI 1.58-3.89 [无心律失常发生];5.60%,95%CI 2.98-9.58 [致心律失常])。

在Brugada综合征患者中,诱导PVS心律失常与未来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相关。较少的额外刺激与高风险相关联。然而,临床风险因素是心律失常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以及缺乏诱导不一定预示着(特别是在有高风险临床特点的患者中)有较低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原始出处:

Sroubek J,Probst V,Mazzanti A,et al.Programmed Ventricular Stimulation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in the Brugada Syndrome,Circulation,2016.1.21

作者:崔倩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6-01-27 李继凯

    好东西

    0

  2. 2016-01-27 mingliqinmian

    我仔细看看

    0

相关资讯

荷兰发现多个不同心律失常特异性突变基因

     荷兰研究人员通过将特异性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的族谱与其家族过去几百年的死亡数据进行了比较,对这些罕见疾病自然史有了新的发现,据发表在2012年2月28日《循环》子刊上[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genetics.2012-02-28] 的一项研究称,此项分析有助于确定携带突变基因的无症状人群中的Brugada综合征、长QT综

台湾学者发现Brugada综合征病人可能缺失NALCN基因

  2012年世界心脏病学大会(4月18-21日)报道  我国台湾大学医学院及其附设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无SCN5A突变的Brugada综合征 (BrS)病人中新发现了NALCN 基因的缺失。   Brugada综合征 (BrS)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心电图异常,心源性猝死危险增加,尤其是在亚洲青年男性中。研究显示SCN5A基因突变与BrS

OCC 2014: 方丕华教授谈Brugada综合征

在5月29日的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14),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方丕华教授作了《Brugada波与Brugada综合征的再认识》的报告。 临床特征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一般合并有基因异常,其特征有以下几点:    

Circulation: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脏电生理基质在ECG的表型和电图异常

    背景  Brugada综合征(BRS)是一种高度心律失常性心脏疾病,与猝死的发生率增高有关。其完整的人类心脏心律失常基质仍然是不明确的。    方法和结果  使用无创成像心电图,研究人员研究了25例BrS患者的电生理基质BRS表征,并和6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进行了比较。七名健康受试者提供对照数据。异常基质只在右心室流出道可以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