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Oncol :寄希望于未来: 儿童癌症患者卵巢的冷冻保存

2014-11-03 MedSci MedSci原创

   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已经作为主要的延续生殖能力的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未成年癌症患者(针对药物治疗对性腺有损伤的患者)。 与成年患者不同,卵子或是胚胎的冷冻保存不适合儿童患者,因此卵巢的冷冻保存就成为这一类患者的唯一选择。    被冻存的卵巢能恢复正常的功能并能最终受孕是本方法得以开发的初衷。然而,把未发育成熟的卵巢重新放回癌症幸存者后,卵巢的生殖能力

  
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已经作为主要的延续生殖能力的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未成年癌症患者(针对药物治疗对性腺有损伤的患者)。 与成年患者不同,卵子或是胚胎的冷冻保存不适合儿童患者,因此卵巢的冷冻保存就成为这一类患者的唯一选择。 
 
被冻存的卵巢能恢复正常的功能并能最终受孕是本方法得以开发的初衷。然而,把未发育成熟的卵巢重新放回癌症幸存者后,卵巢的生殖能力如何目前还未见详细的评估报告。即便如此, 已有报道证实在人或是动物模型中发育未成熟的卵巢能够恢复生殖力。
 
如何判断患者是否有进行卵巢冻存的必要是值得人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最近,Hamish Wallace和他的同事引入了一种新的评价体系来进行患者的筛选。利用这种被称作‘爱丁堡选择标准(Edinburgh selection criteria)’的方法,他们调查了15年间儿童癌症患者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 ciency)的发生比例,并准确的估算出了接受卵巢冻存与否与卵巢早衰的关系。
 
卵巢冻存目前对儿童患者来讲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课题,毕竟从接受冻存到将来可能的恢复使用需要差不多10年的时间。虽然作为父母可能不知道将来到底会怎样,但这毕竟是给了人们一份希望。考虑到一些儿童患者最终会从这项计划中受益,一个标准化的、系统的、政府层面的合作会对这项计划的实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第一批患者接受卵巢冻存距今已经近20年了,现在她们业已成年,也到了需要将冻存的卵巢复苏的时候了。 当然将卵巢再植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许多因素需要加以认真考虑: 比如移植后是否会再次导致癌症复发? 这在造血系统癌症中很常见。为克服这一难题,体外卵子培养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项研究还在进行中并且临床结果还不太清楚。而且,儿童的癌症患者在成年后需要专业医生对其进行卵巢再植入等一系列诊疗指导,而这些医生对儿科的一些癌症并不一定很熟悉。所以,将来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医生的密切合作是儿童癌症患者卵巢冻存研究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

原文出处:
 
Sabine Sarnacki Ovarian tissue cryopreservation in children with cancer The Lancet Oncology, Volume 15, Issue 10, Pages 1049 - 1050, September 2014  doi:10.1016/S1470-2045(14)70378-X


Wallace WHB, Smith AG, Kelsey TW, Edgar AE, Anderson RA. Fertility preservation for girls and young women with cancer: population-based validation of criteria for ovarian tissue cryopreservation. Lancet Oncol 2014; published online Aug 15.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科学家发现治疗癌症的新型靶点--YEATS蛋白

当谈到运输分配,联邦快递和ups或许并不是我们人类机体的对手,包装、运输分配系统在癌症生物学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其可以决定我们的机体是否会引发癌症。近年来科学家们热衷于对组蛋白领域进行研究,组蛋白是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质的畸变被认为可以引发DNA损伤,进而引发癌症。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操

心脏病:癌症幸存者的另一道坎儿

近年来,癌症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在美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1975-1977年间为50%,到1999-2005年则升高至68%。2012年,仅美国就有约1200万癌症患者。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ACC)哈科(Aarif Khakoo)教授认为,“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我们需要应对癌症治疗继发的问题――包括对心脏的影响,肿瘤科医生需要加强与其他科医生的合作”。 癌症化疗可导

心脏病学家和肿瘤学家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项来自真实世界的小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在63例化疗相关左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癌症患者中,不到2/3接受了指南推荐的心衰药物治疗,仅一半接受了心脏科会诊,接受会诊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100%对52%)和β受体阻滞剂的处方较多(94%对41%),患者生存改善(71%对41%)[J Card Fail. 2013 Sep;19(9):629-34]。欧洲肿瘤中心奇

“祸不单行”催生新学科——心脏-肿瘤学

面对与日俱增的临床需求,医生们似乎并未做好妥善应对的准备。1991年,在意大利威尼斯,1名49岁男性在重体力劳动时发生典型心绞痛,他有胃淋巴瘤史并已完全缓解。经急诊检查,他被确诊为急性下壁心梗,但医生仅将其送入观察室而未予以心脏介入治疗,理由是“他是一名癌症患者”。1992年,在意大利米兰,1名45岁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标准治疗效果不佳。超声心动图提示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压塞。考虑到

The Lancet Psychiatry:重度抑郁症癌症患者的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sy/article/PIIS2215-0366(14)70313-X/abstract

吞一把纳米颗粒,得不得癌早知道

Google正在开发一种新技术,将能够检测疾病的纳米颗粒和腕带式传感器结合。这种纳米颗粒可以通过胶囊口服后进入病人血液,探测人体生化指标的轻微变化,来作为对疾病的早期预警系统。目前,这一项目还处于初步研发阶段。 早期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关键。许多癌症如胰腺癌,只有到了无法治愈且致命的阶段才能被检测到。而实际上,癌症组织和健康组织有很大的区别,因此Google希望利用持续的血液监控来及早发现癌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