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W 2016: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粘膜缺损切缘热消融可显著减少腺瘤复发

2016-06-09 MedSci MedSci原创

本届美国消化疾病周上,一项即将公布的研究表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后粘膜缺损切缘行热消融可显著降低首次结肠镜监测(SC1)时腺瘤复发率,常规应用此种简单安全的技术有可能增强EMR有效性并减少监测需求。 此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对EMR缺损切缘行辅助热消融能否降低腺瘤复发率进行了评估。主要终点为SC1时内镜和组织学复发。将标准注射和切除EMR技术应用于所有病变。排除标准包括既往尝试治疗病变、圈套

本届美国消化疾病周上,一项即将公布的研究表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后粘膜缺损切缘行热消融可显著降低首次结肠镜监测(SC1)时腺瘤复发率,常规应用此种简单安全的技术有可能增强EMR有效性并减少监测需求。

此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对EMR缺损切缘行辅助热消融能否降低腺瘤复发率进行了评估。主要终点为SC1时内镜和组织学复发。将标准注射和切除EMR技术应用于所有病变。排除标准包括既往尝试治疗病变、圈套切除不完全和回盲瓣受累。EMR成功完整切除巨大无蒂和侧向发育结肠病变(LSL)并详细检查缺损以确保无残留腺瘤之后,以1:1比例将粘膜缺损随机给予缺损边缘热消融或不行附加治疗。在5至6个月时实施SC1,并实施标准化影像记录和瘢痕活检。

结果显示,共有768个≥20 mm病变接受EMR治疗,其中359个接受随机化,热消融和对照组分别为178和181个。两组的患者、操作和病变特征均相似。267例(74.3%)患者完成了SC1。SC1时,热消融组的内镜和组织学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8%对20.2%,P<0.001,相对危险度[RR] 0.29;5.8%对20.6%,P=0.002,RR 0.28)。与组织学结果比较时,EMR后瘢痕内镜评估准确确定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8%和100%。热消融和对照组在延迟出血和延迟穿孔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差。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DDW 2014:Eluxadoline对腹泻型IBS有更高缓解率(IBS3001研究)

2014年消化疾病周(DDW 2014)会议在芝加哥召开。一位研究人员在DDW2014会议上介绍了药物Eluxadoline的最新研究结果,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eluxadoline治疗会出项更高的缓解率。 在两项随机,双盲III期临床试验中(IBS3001和IBS3002),Anthony J.Lembo教授(Beth Israel Deaconess医疗中心和

DDW 2014:个体化治疗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2014年消化疾病周(DDW 2014)会议在芝加哥召开。根据一项发表于DDW 2014会议上的研究数据显示,一种基于克拉霉素敏感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比幽门螺杆菌标准治疗方案会带来更高的根除率。 “在日本,治疗过程由于克拉霉素耐药性和酸抑制不足,根除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Mitsushige Sugimoto教授(日本Hamamatsu大学医学院),在他的演讲中这样表示。“以克拉霉素敏感性为基础的针

DDW 2014:粪菌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未见疗效

2014年消化疾病周(DDW 2014)会议在芝加哥召开。一名研究人员在DDW 2014会议上提交的一份试验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粪菌治疗6周后未能表现出显著改善,但是患者接受更长时间的治疗可能会有所改善。Paul Moayyedi(McMaster大学胃肠病科主任)和同事们开展了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对61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给予粪菌治疗(FMT)或者安慰剂,50ml水灌肠剂,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