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Pediatr:母体抗体对新生儿免疫接种的影响

2017-05-16 zhangfan MedSci原创

母体抗体浓度以及婴儿的月龄会影响首次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效果

婴儿免疫规划设计需要理解一个重要因素--确定每个疫苗抗原的免疫反应。近日研究人员就母亲既有抗体对新生儿疫苗接种后的抗体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对GSK公司临床研究数据的分析,获得首次接种1个月后、强化接种前以及强化后1个月,抗原特异性抗体的浓度数据。

共有17个国家,32项试验的7630名新生儿参与本次研究,其基线平均年龄 9周,其中3906名男婴(51.2%)。研究发现21种疫苗的首次接种后,有20种已存在的母体抗体会抑制新生儿的抗体反应,其中对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影响最大,母体抗体导致20-28%的后续接种抗体浓度降低(几何平均比率[GMRs],I型: 0.80; 95% CI, 0.78-0.83;II型:0.72; 95% CI, 0.69-0.74; III型: 0.78; 95% CI, 0.75-0.82)。母体抗体导致百日咳疫苗类毒素抗体浓度降低11% (GMR, 0.89; 95% CI, 0.87-0.90),丝状血凝素抗体浓度降低22%(GMR, 0.78; 95% CI, 0.77-0.80)。母体抗体导致破伤风和白喉疫苗抗体浓度分别降低13%(GMR, 0.87; 95% CI, 0.86-0.88)和24%(GMR, 0.76; 95% CI, 0.74-0.77)。研究显示在12-24个月的百日咳、灭活脊髓灰质炎和白喉疫苗强化接种效果仍会受母体抗体的影响。儿童年龄稍大后,母体抗体效果减弱后,首次接种的抗体应答效果更好,对21种疫苗中的18种产生免疫应答,其中磷酸多核糖基核糖醇抗体每月提高71% (GMR, 1.71; 95% CI, 1.52-1.92)。

研究认为,母体抗体浓度以及婴儿的月龄会影响首次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效果。这种影响涉及几乎所有的全球免疫项目并且最长影响时间可达24个月。该研究将有助于改变新生儿免疫策略,将母体免疫计划与新生儿免疫计划进行统一的规划调整。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10-17 feather89
  2. 2017-05-17 135****7952平儿

    好的。。。。。。。

    0

  3. 2017-05-16 Carey20130304

    根据喂养方式不同母乳和人工喂养决定疫苗剂量甚至接种时间。个体化。

    0

相关资讯

Science:MMR疫苗引发自闭症,这一假新闻我们还要纠缠多久?

数以千计的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之间的孤独症率没有差异

Crit Care Med:结核病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结核病是较常见的产染病之一,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全球约有2/3的人均有潜伏性肺结核的感染。有效的预防肺结核的传播及感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卡介苗仍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唯一的疫苗。尽管卡介苗全球使用的覆盖率很广,但其对于肺部结核病的预防作用仍然受到持续的争议。近期在Crit Care Med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就新型的结核病疫苗的研究进行了报道。由于卡介苗应用的一些局限性,研究者进行了新型结核病疫苗

Science:大刀阔斧谈疫苗,旨在辟谣!

疫苗的出现革新了人类对待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模式,它是防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公众对于疫苗安全性的质疑却一直存在,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接种疫苗。对此,Science官网推出“疫苗战争”专栏,力求为疫苗“正名”,呼吁大家正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Hepatology:傅阳心课题组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领域获进展

近日,Hepat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傅阳心课题组的研究论文Vaccines Targeting PreS1 Domain Overcome Immune Tolerance in HBV Carrier Mice。该研究报道了基于乙肝病毒(hepatitis B,HBV)包膜蛋白preS1区域作为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研

科学家成功“量产”寨卡病毒 有助病毒研究及疫苗制备

德国和巴西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一种在实验室大量培养寨卡病毒的新方法,这将有助病毒研究及疫苗制备。

Sci Rep:上海巴斯德所等在H7N9禽流感疫苗研究中取得进展

5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东明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Both haemagglutinin-specific antibody and T cell responses induced by a chimpanzee adenoviral vaccine confer protection agains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