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一种更“聪明”的药物胰高血糖素-T3能有效清除脂肪

2016-10-12 生物探索 生物探索

来自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和慕尼黑技术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十分“智能”的药物,它可以安全有效地清除肝脏脂肪并预防血管堵塞。这种药物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特洛伊木马,通过一个小把戏来进入肝脏:这个药物分子利用胰高血糖素作为载体将甲状腺激素T3靶向运送进肝脏内而避开其他器官,从而改善胆固醇和脂质代谢,并避免甲状腺激素的副作用。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日的Cell杂志上。肥胖和糖尿病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主要


来自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和慕尼黑技术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十分“智能”的药物,它可以安全有效地清除肝脏脂肪并预防血管堵塞。这种药物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特洛伊木马,通过一个小把戏来进入肝脏:这个药物分子利用胰高血糖素作为载体将甲状腺激素T3靶向运送进肝脏内而避开其他器官,从而改善胆固醇和脂质代谢,并避免甲状腺激素的副作用。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日的Cell杂志上。

肥胖和糖尿病的不断攀升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主要的负担之一。脂肪肝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这些代谢疾病的常见后果,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和动脉粥样硬化成了一大科学难题。

胰高血糖素-T3联合药物靶向作用于肝脏

T3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已经被发现很久了,但是它的副作用,尤其是对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限制着其药用价值。该研究小组利用胰高血糖素作为载体将T3运送到只携带胰高血糖素受体的细胞内。研究人员解释说,由于肝脏中含有大量的胰高血糖素受体,而心脏和骨骼中几乎没有。因此,他们构建的分子可以将T3集中在肝脏,远离其它可能会造成损害的器官。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在临床研究中考察这种联合药物的组织特异性。如果在人体中同样安全有效,那么这种“智能”药物可能为开发更加精准的代谢药物提供思路。

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就已经应用了类似的机制提升药效。雌激素有明显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血糖的作用。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GLP-1-雌激素联合药物,将雌激素靶向运送给那些表达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glucagon-likepeptide1)受体的细胞,从而通过将雌激素的效应集中在下丘脑和胰腺来改善系统代谢功能。

新开发的胰高血糖素-T3分子将T3选择性地运送到肝脏。在几天内就可以安全地改善肥胖小鼠的胆固醇代谢。这个联合药物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体重,逆转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改善血糖代谢,并且对心脏和骨骼没有副作用。而且,该药物分子不能改善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及甲状腺激素受体小鼠的代谢情况,这进一步证明这种新型联合药物分子的特异性。

原始出处:Brian Finan, Christoffer Clemmensen, Zhimeng Zhu, Kerstin Stemmer, Karine Gauthier, Luisa Müller, Meri De Angelis,et al.Chemical Hybridization of Glucagon and Thyroid Hormone Optimizes Therapeutic Impact for Metabolic Disease.Cell.2016.09.014

作者:生物探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哈佛教授曾被收买?为糖和脂肪正名的一段尘封往事

Cristin Kearns博士近日,著名医学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登出了一篇极具冲击力的文章。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作者Cristin Kearns博士并没有介绍最新研究,而是挖掘了医学界的一段不堪往事。上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营养学家们在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两篇综述,轻描淡写地介绍了糖对冠心病的影响,在当时引发了热烈的争论。最新披露的文献则揭开了他们背后的秘密

Int J Epidemiol:糖,是导致肥胖的很大祸水吗?

为了对抗肥胖,很多政策制定者将矛头指向了“糖”,通常会针对糖的摄入量进行建议。与其他营养素相比,糖对肥胖贡献了多少? 研究者使用了来自英国Biobank的数据,探究能量摄入(总能量摄入和特定营养素的能量摄入)与肥胖(BMI、体脂百分比、腰围)的联系。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单变量和校正后分析(校正年龄、性别、种族和运动)。 132 479名参与者中,51.8%的女性和66.3%的男性超重/

粪便细菌或藏“健康密码”:影响体内脂肪是否到达危险水平

据香港“东网”9月27日报道,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指出,人类粪 width便中发现的细菌可能是影响我们体内脂肪是否到达危险水平的因素。 据报道,国王学院的研究员在分析了超过3600个人类粪便样本之后发现,在粪便内的一些细菌可能是由遗传而来。因此这些细菌可以解释为何有些人有遗传性肥胖。 这项发表在《基因生物学》的研究结论指出,在粪便样本中发现高度多样性细菌的人,内脏脂肪水平比较低。这类型的内脏

国庆还敢“瞎吃”吗?BBC拍片首次揭幕肥胖者“器官”(多图)

导语:所谓每逢佳节胖三斤,眼下国庆七天长假来了,恰逢婚宴季,整天胡吃海喝不知道又要胖几斤呢?近日,英国BBC首次拍摄了一段关于解剖肥胖女尸的尸检过程,直观的向我们展示了肥胖对身体健康之危害的恐怖真相。原来,胖子,胖的不仅仅是表面,更是“器官”!BBC纪录片的封面照所谓每逢佳节胖三斤,眼下国庆七天长假来了,恰逢婚宴季,整天胡吃海喝不知道又要胖几斤呢?近日,英国BBC首次拍摄了一段关于解剖肥胖女尸的尸

Nat Commun:MCR4突变能够提高人们对脂肪的喜爱程度

(图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科学家们通过"随心所欲"的自助餐试验检测了那些罕见的基因突变能够影响人们的胃口。结果显示:一些天生存在的基因突变能够使得我们对脂肪类的食物十分敏感,但会降低我们对糖类食物的喜好程度。虽然我们大部分喜欢的食物中都富含脂肪,但该研究显示人们体内的一类叫做MCR4基因的突变能够使得其相对其它群体更加偏好脂肪,即使食物中的脂肪成分并不明显。"我们的研究表

心脏怕什么?你知道吗

心脏最怕什么??冰冷的东西!另一个论点告诉你,不要喝冰水,不要吃冰,多吃热的东西。如果你要健康长寿,就该知道:心脏的<最大剋星>是什麽 ?习惯于吃饭时或是 饭后配冷饮吗?很舒服、很爽,尤其边挥汗大啖麻辣锅、边喝冰,沙士,实在很有满足感。如有这个习惯,请看看以下的介绍:心脏的最大剋星就是吃饭后,绝不喝冰凉的食物这是各界心脏病专业医生一致指示!请您仔细阅读并且把它转寄给您的朋友!吃过饭之后喝一杯冰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