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结核菌致病有 “元凶”

2020-01-16 黄辛 张双虎 中国科学报

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教授戈宝学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研究发现,结核菌中有一种蛋白非常 “聪明”,它能利用人体的蛋白分子攻击自身免疫系统,从而导致结核病发生。相关成果 1 月 16 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教授戈宝学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研究发现,结核菌中有一种蛋白非常 “聪明”,它能利用人体的蛋白分子攻击自身免疫系统,从而导致结核病发生。相关成果 1 月 16 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截至目前,人类对结核菌感染发病和耐药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对结核病还缺乏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而缺乏新型药物使得结核病防治仍旧面临巨大挑战。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王琳博士介绍说,该团队围绕 “结核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基础” 这一关键问题,研究结核菌感染与致病过程中关键病原和宿主分子机器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并从靶向结核菌与宿主相互作用层面出发,进行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研究发现,当人体感染结核菌时,结核菌可以分泌出毒力因子 Rv0222,而 Rv0222 利用人体的蛋白质修饰系统,经二次加工后可以有效抵抗来自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导致结核菌从人体免疫系统中逃逸而致病。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首席临床顾问肖和平教授均表示,该研究完整阐述了结核菌利用人体泛素化系统抵御人体免疫攻击的逃逸机制,拓宽了我们对蛋白质修饰系统在感染性疾病调控中作用的视野。同时,研究者通过蛋白结构分析和功能探索,精准指出 Rv0222 毒力蛋白是在其 76 位点的赖氨酸上发生泛素化修饰后发挥毒力,可以在后续研究中为新型抗结核药物的开发提供更精准的靶点。

原始出处:

Wang, L., Wu, J., Li, J. et al. Host-mediated ubiquitination of a mycobacterial protein suppresses immunity.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19-1915-7.

作者:黄辛 张双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20-01-17 Dr Z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中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居全球第二:结核病治疗覆盖面达87%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定为“It'sTime!”,意即“终结结核时不我待”,向全世界提醒:立刻行动起来,实现在扩大结核病防治覆盖、提升科学研究,增加经费筹资和人权保障等方面的承诺,向2030年之前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推进。WHO发布的《2018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病人数居全球第二

到2050年,抗生素耐药性每年可导致1000万人死亡

据经济学人智库报告显示,全世界对于应对日益严重的耐药结核病威胁尚未做好准备,有四分之三患有空气传染病的人未被诊断和治疗。成千上万的未经诊断和未经治疗的耐药结核病需要采取"紧急行动"。

2019 NTAC/CDC建议:结核病的筛查、检测和治疗

2019年5月,美国国家结核病控制协会(NTAC)联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了结核病的筛查、检测和治疗建议。本文基于2005年CDC预防结核杆菌感染传播指南进行更新,主要内容涉及基线结核病的筛查和检测,以及治疗等。

结核病耐药后无药可用?人工智能帮患者走出“至暗时刻”

在许多人印象中,结核病不过是一种过时的“白色瘟疫”。然而,“狡猾”的结核病并未被人类打败。

遏制结核病,听听专家怎么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届时要将结核病患病率降到10/10万以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刚刚发布的《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则在《全国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基础上提出了具体任务。这些目标和计划的出台,为今后结防工作指出了新方向,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也迈入了新时代。日前,由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等主办的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上,多位专家围绕上述主题作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