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从解剖学角度看甲状腺眼病

2018-06-14 cuiguizhong MedSci原创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眼科学系的Dutton JJ近日在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回顾和总结了一系列甲状腺眼病(TED)的临床表现,而这都与眼睑和眼眶独特解剖结构有关。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眼科学系的Dutton JJ近日在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回顾和总结了一系列甲状腺眼病(TED)的临床表现,而这都与眼睑和眼眶独特解剖结构有关。

他们通过PubMed搜索,寻找眼睑和眼眶解剖结构之间的解剖关系以及TED的临床特征。

结果他们发现,与TED相关的主要临床特征各不相同,但都通常涉及眼睑和眼眶。在眼睑中,常见的包括上睑退缩、轮廓异常、眼睑水肿、眼眶脱脂脱出、结膜注射和结膜水肿、睑板腺功能障碍等。这些变化的确切原因仍然存在争议,但已经提出了许多假设,其中大多数都只有有限的实验数据支持。在眼窝中,炎症和充血的临床特征表明处于急性活动期,组织扩张和纤维化的过程表明进入慢性非活动期。这些发现,部分来自眼睑和眼眶的独特解剖以及它们与TED免疫相互作用。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回顾了甲状腺眼病(TED)的主要特征,并特别提到它们的解剖关系。甲状腺眼病(TED)的主要临床症状与眼睑独特的解剖特征有关。

原文出处:

Dutton, J.J., Anatomic Considerations in Thyroid Eye Disease.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 2018.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cuiguizho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Ophthalmologe: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皮肤病理中的应用

德国的Welzel J近日在Ophthalmologe发表了一篇综述,系统的讨论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皮肤病理中的应用。

Cureus:莫比乌斯综合征病例报告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tein眼科研究所眼科的Ali MH近日在Cureus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者在这里报告了一例12岁的女性患者,她的脸上出现了毁容,并伴有左眼视力下降和眼球滞留的现象。

盘点:眼科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1. 眼科致病机制 Mol Med Rep :CHM基因的移码突变引起伴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无脉络膜症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Ouyang P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Li Y 近日在Mol Med Rep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描述了无脉络膜症家族的临床和遗传特征。 无脉络膜症是一种X连锁隐性脉络膜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特征表现为光感受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和

ARVO年会干货 眼科研究都在这里

在2018年的ARVO年会上,展露了不少对预防和治疗常见眼病具有直接影响的前瞻研究。近视使用高能效LED照明可能不利于处于生长阶段的眼睛的健康。研究人员检查了两种商用LED产品对小鸡的影响,发现两种产品都加速眼睛的生长,这是近视发展的一个因素。“这些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一作者,新英格兰眼科视光学院的HannahYoon说:“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的光源,与两种商用LED产品相比,它似乎可

全国爱眼日:眼科产业链“代表”哪家强

在我国,近视患病人数已超4.5亿,其中,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人数已近2.7亿。与此同时,弱视患病人数已超3千万,学龄儿童弱视发病率约为1.3%-3%……众多数据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我国患眼病人群数量的庞大,更是眼科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6月6日是第23个“全国爱眼日”,健康中国战略之下,眼科作为医疗行业的细分板块,受到多方关注。眼科行业前景怎样?产业链是怎样的?代表企业有哪些?今天我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强脉冲光损伤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台湾高雄高雄退伍军人医院眼科的Chang CY和Sheu SJ近日在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Secondary to Intense Pulsed Light Injury"。他们发现并报告了第一例与强脉冲光相关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