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磁性石墨纳米胶囊增强MRI可有效检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

2017-08-10 MedSci MedSci原创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为止,尽管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仍未能找到一种无痛、快速且可直接原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胃粘膜的强酸性/酶环境。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制备了一种稳定的磁性石墨纳米胶囊(MGNs),用于原位靶向磁共振成像(MRI)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多层石墨烯作为外壳可有效保护了磁芯免受胃酸腐蚀,同时还可MRI在胃环境中的优异对比效果。此外,研究人员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为止,尽管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仍未能找到一种无痛、快速且可直接原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胃粘膜的强酸性/酶环境。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制备了一种稳定的磁性石墨纳米胶囊(MGNs),用于原位靶向磁共振成像(MRI)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多层石墨烯作为外壳可有效保护了磁芯免受胃酸腐蚀,同时还可MRI在胃环境中的优异对比效果。此外,研究人员还合成了硼酸聚乙二醇分子,并修饰在MGN表面用于靶向MRI检测。

将该检测系统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结果显示,使用功能化的MGNs,在T2加权MR成像和拉曼胃黏膜成像均可特异性检测出幽门螺杆菌。

总之,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测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使用MGNs的增强MRI其检测前景巨大,或可成为潜在的生物成像平台。

原始出处:


Yunjie Li, Xiaoxiao Hu, et al., In situ targeted MRI det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with stable magnetic graphitic nanocapsules. Nat Commun. 2017; 8: 15653. Published online 2017 Jun 15. doi: 10.1038/ncomms15653.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lin Microbiol Infect: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10天B-四联 or OM-三联?

2017年6月,发表在《Clin Microbiol Infect》的一项由中国科学家进行的前瞻性随机研究表明,10天铋四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一线疗法是有效的。

聚焦幽门螺杆菌与常见消化道疾病

上周,本报就“根除H.pylori能否规避胃癌风险”的争议话题进行探讨。事实上,H.pylori感染还与许多消化道疾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H.pylori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以及肠易激综合征是否存在致病关系?根除H.pylori后是否对消化道症状有所改善?本期话题将聚焦于此,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相关问题的现状及进展,力求规范临床实践。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自2012年第4次全国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会议以来,国际上先后发表了3个重要的相关共识,分别是《H.pylori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多伦多成人H.pylori感染治疗共识》[和《H.pylori感染处理的Maastricht-5共识》。京都共识强调了H.pylori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ylori相关消化不良是一种器质性疾病,根除H.pylori可作为胃癌一级预防措施。多伦多共识是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已正式发表,内容涉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指征、诊断、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特殊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微生态六个方面。共识中多数内容直观、易懂,本文主要就7个尚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解读。

Gut: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癌变

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癌变

Am J Gastroenterol: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可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复发感染

研究认为,10天的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是更为有效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二线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