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降胆固醇药物能够用于治疗急性埃博拉吗?

2015-07-20 崔倩 译 MedSci原创

海德堡大学膜研究生化学家在其研究过程中获得对于埃博拉病毒细胞致毒作用的新发现。通过采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他们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糖蛋白及其在调控细胞毒性中的分子机制。Felix Wieland教授和他在生物化学中心(BZH)的研究团队发现病毒糖蛋白与细胞胆固醇之间可发生作用,该现象使得在研究中进行特定降胆固醇药物的使用。研究人员称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成功的抑制了细胞损伤。该成果已发表在Nature

海德堡大学膜研究生化学家在其研究过程中获得对于埃博拉病毒细胞致毒作用的新发现。通过采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他们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糖蛋白及其在调控细胞毒性中的分子机制。

Felix Wieland教授和他在生物化学中心(BZH)的研究团队发现病毒糖蛋白与细胞胆固醇之间可发生作用,该现象使得在研究中进行特定降胆固醇药物的使用。研究人员称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成功的抑制了细胞损伤。该成果已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该成果或能够给埃博拉病毒的急性感染指出新的治疗方向。
    
自从2014年开始,西非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爆发。据专家估计,埃博拉这种传染性疾病至今已经导致超过11000人死亡。丝状埃博拉病毒的高致病性通过病毒自身与该病毒宿主之间通过复杂分子机制完成的。在患病晚期,血管内皮层的渗透性增强,导致细胞之间不能相互接触。该种内皮屏障的缺失导致宿主体内出现大量出血。病毒包膜外的糖蛋白是引起该种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另外该现象同样有助于胞外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进而影响细胞的多项功能。该糖蛋白由GP1和GP2两个糖蛋白亚基构成。该项报告的主要作者Moritz Hacke和Wieland的团队的一名成员解释说,到目前为止,GP1亚基与细胞损伤有重要联系。
    
如今,海德堡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膜锚定GP2蛋白自身就能够引起细胞毒性。GP2导致细胞连接的分解并且可能成为疾病感染中内皮屏障损失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在受感染胞膜上GP2蛋白亚基导致丝状结构的迅速生成,致使研究者作出GP2亚基参与了病毒膜的组装的假设。他们在生化中心的研究中还发现埃博拉病毒糖蛋白存在一种不同寻常的氨基酸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之为膜锚定模式。这种锚结构包含了一种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并且负责为该种糖蛋白在质膜间进行运输。海德堡研究人员在膜锚定结构中发现的特定氨基酸模式使得宿主生物体内病毒糖蛋白和膜脂胆固醇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埃博拉糖蛋白的细胞毒性和在宿主质膜上形成丝状结构可以通过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加以控制,”Andreas Ernst博士解释说。因此海德堡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引入了降血脂药物,其中包含他汀类药物。作者报告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胆固醇的降低以及最终由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诱导的对细胞分离的抑制作用。“如果这种保护作用在有机体内同样证明可以发生,则降胆固醇药物的使用对于治疗急性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疾病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该项生化基础研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Prof.Wieland说。

原始出处:


Moritz Hacke, Patrik Bj?rkholm, Andrea Hellwig, Patricia Himmels, Carmen Ruiz de Almodóvar, Britta Brügger, Felix Wieland, Andreas M. Ernst,Inhibition of Ebola virus glycoprotein-mediated cytotoxicity by targeting its transmembrane domain and cholesterol,Nature Communications,2015.7.17

作者:崔倩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5-07-21 aa6081

    看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