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价格不能成为“浮起的瓢”

2018-11-22 秋实 健康报网

近期,关乎头疼脑热或者慢性病的常用药价格上涨引发关注。记者发现,诸如扑尔敏、甘草片、罗红霉素、降压0号等销量大的药品价格一路上扬。据统计,相比2015年,一些常用药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这让不少市民深感“吃不消”。

近期,关乎头疼脑热或者慢性病的常用药价格上涨引发关注。记者发现,诸如扑尔敏、甘草片、罗红霉素、降压0号等销量大的药品价格一路上扬。据统计,相比2015年,一些常用药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这让不少市民深感“吃不消”。(11月20日《北京日报》)

当前,许多药品的价格大幅下降,比如,部分进口抗癌药的价格降幅高达70%。但另一方面,部分药品的价格也呈上涨趋势,有的甚至短期内价格翻了几倍。

降价的药品多属于进口药、新药、处方药,很多没有替代品,为治病所必需。为此,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这些药品价格的干预力度。比如,降低进口药关税甚至实现零关税,取消了药品加成,组织集中带量采购等。涨价的药品则多属老药、非处方药、原料药,这些药多是廉价好药,一度因价格太低而从市场上消失。为此,我国降低了对廉价药的价格控制力度,从2014年起取消最高零售限价,2015年又取消绝大多数药品的政府定价。

药价控制必须抓住重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对诊疗影响较大的进口药、新药、处方药等药品,理应成为价格控制的首要目标。但一些老药、非处方药、原料药也并非不重要,这些药很多都属于家庭药箱的常备药品,民众对他们的价格更为敏感。这些药价格上涨过快,容易降低民众的获得感。

更重要的是,这些药多属于基础药或原料药,其价格上涨可导致水涨船高,推动新药和非处方药等其他药品的价格上涨。药价控制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重点药品需要采取多种手段调控价格,但常用药出现非理性涨价,同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秋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8-11-24 wgx306
  2. 2018-11-22 lietome2

    感谢小编为我们准备了如此丰盛的精神大餐,同时也向作者致谢!认真学习了,点赞!

    0

相关资讯

医学符号及常用药的别名

临床处方中常见英文简写P.O——此药口服; ­INJ.——注射剂; ­MIXT.——合剂; ­TAD.——片剂; ­SOL.——溶液; ­CO.——复方; ­PR.——灌肠; ­I.D——皮内注射; ­I.V——静脉注射; ­I.V.GTT.——静脉点滴; ­IH——皮下注射; ­IM——肌肉注射; ­O.M——每晨; ­O.N——每晚; ­HS.——睡时用; ­AM.——上午; ­PM.——下午

用药安全:易伤害老人的十种常用药!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许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发生率上升,老年人用药种类多且杂,用药安全值得关注!

别让常用药品涨价影响药改成效

近期,事关头疼脑热或者慢性病的常用药价格上涨引发关注。据《北京日报》报道,诸如扑尔敏、甘草片、罗红霉素、降压0号等销量极大的药品价格一路上扬,涨幅50%以上甚至价格翻倍都不罕见。据统计,相比2015年,很多常用药的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这让不少市民深感“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