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科学家开发出专杀肿瘤的神奇病毒

2017-03-23 煎蛋 福建新闻网

近日来自 IDIBAPS 生物医学研究所以及巴塞罗纳生物医学研究协会 ( IRB Barcelona ) 的科学家们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联合发表一项关于肿瘤治疗方面的重大成果。研究称他们使用新方式对病毒的基因进行修饰,从而将其改造成专门消灭肿瘤细胞的神奇病毒。传统的肿瘤治疗由于选择性较差往往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因此新型肿瘤疗法开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不伤害正常细胞的基础

近日来自 IDIBAPS 生物医学研究所以及巴塞罗纳生物医学研究协会 ( IRB Barcelona ) 的科学家们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联合发表一项关于肿瘤治疗方面的重大成果。研究称他们使用新方式对病毒的基因进行修饰,从而将其改造成专门消灭肿瘤细胞的神奇病毒。

传统的肿瘤治疗由于选择性较差往往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因此新型肿瘤疗法开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不伤害正常细胞的基础上消灭癌细胞。在众多新型肿瘤疗法中有一类基于溶瘤病毒开发的疗法——通过基因修饰让病毒感染肿瘤细胞。近年来多个研究团队专注于该疗法,希望借助基因工程等方法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抗肿瘤病毒。不过随着抗肿瘤效果的增加,往往对正常细胞的伤害也就越大,它的毒性也随之增大。如何尽可能的降低对正常细胞的影响,是新型疗法开发的关键。

IDIBAPS 和 IRB Barcelona 学者们在文章里称他们开发出新型方法能让腺病毒对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 IRB Barcelona 的一名研究者 Raúl Méndez 解释说:"我们主要利用了 CPEBs 类蛋白在正常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的差异性。" CPEB 家族主要由四种蛋白组成,是一类 RNA 结合蛋白。在正常状态下,它们能够控制数百中基因的表达以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以及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而一旦 CPEBs 蛋白失衡,它们会改变细胞内基因的表达,为病变 ( 比如癌症 ) 添砖加瓦。"我们尤其关注两类 CPEB 蛋白失衡:一类是 CPEB4, 在此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证明该类蛋白在肿瘤细胞高表达,是肿瘤组织快速生长所必须的;另一类是 CPEB1,在正常细胞高度表达,而在肿瘤细胞中却几乎不表达。我们开发的病毒具有双重识别功能,只攻击那些 CPEB4 高表达和 CPEB1 低表达的细胞,这样就会避免伤害正常组织",Méndez 说。

"在研究中我们选择了腺病毒,该病毒能够感染呼吸道、尿道、胃肠道以及眼部,它同时具有一些特别适宜用来消灭肿瘤的特性",Cristina Fillat 解释说。不过在使用它们消灭肿瘤之前,必须对病毒基因组进行修饰。本研究中研究者们在病毒控制的核心区插入了一段序列使病毒能够识别 CPEB 蛋白,在体外实验中该病毒对胰腺肿瘤细胞具有较高活性,而在动物模型实验中明显抑制了小鼠肿瘤的生长。该研究中开发的抗肿瘤病毒相当复杂,它既会被 CPEB4 激活也会被 CPEB1 抑制。因此,在 CPEB1 高表达的正常细胞中该病毒的会被减毒,而在 CPEB4 高表达的肿瘤中会维持甚至增强该病毒的毒性。"当病毒进入到肿瘤细胞内会不断的自我复制,待该细胞破裂后释放更多的病毒微粒进而感染更多的肿瘤细胞," Fillat 说。她补充到:"这个新型疗法相当有趣,它具有高度的肿瘤细胞选择性。"

由于 CPEB4 蛋白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因此该类高度肿瘤特异性行疗法可能对其他实体瘤也有效果 . 研究者们正在努力将该疗法与现有的一些临床疗法或者正在开发一些方法相结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原始出处:

Villanueva E, Navarro P, Rovira-Rigau M,et al. Translational reprogramming in tumour cells can generate oncoselectivity in viral therapies. Nat Commun. 2017 Mar 16.

作者:煎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7-03-24 ann y

    :科学家开发出专杀肿瘤

    0

  2. 2017-03-24 1dd8c52fm63(暂无匿称)

    继续关注

    0

  3. 2017-03-24 飛歌

    学习了很有用

    0

相关资讯

Cell Rep:看看肿瘤细胞是如何被饿死的!

癌细胞能通过改变细胞外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从而重新组其新陈代谢机制。近期发表在Cell Rep中的一篇文章,其将表达普通激活癌基因的同种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将同种基因细胞中的氨基酸营养耗尽。目的是研究肿瘤细胞营养供给与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肿瘤患病率明显增高(REACTION研究)

我国一项涉及25万余人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糖代谢异常与部分恶性肿瘤风险增加显着相关,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抵抗也与部分恶性肿瘤患病风险增加相关。在近日于江苏省无锡市举行的2017华东内分泌代谢病论坛上,专家提醒,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重视相关肿瘤好发部位的年度体检。据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牵头开展了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注册研

3D打印模板+碘粒子植入 联合“围剿”肿瘤的神器

放射性碘125粒子,虽然直径不足1mm,长不足5mm,但多颗精准分布植入到肿瘤中,聚集起来从内向外“引爆”,能有效治疗实体肿瘤。再联合支架技术,还能实现开通狭窄通道和“围剿”肿瘤双重效果,这一神奇“神器”虽小但威力强大。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传来消息,作为该院享誉国内外的“王牌技术”之一,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滕皋军、郭金和团队的专家们向省内外同行展示了碘粒子与支架及3D打印等联合应用治疗肿瘤

ALK+非小细胞肺癌:罗氏在肿瘤领域的又一封王之地

罗氏在乳腺癌领域的统治力不言而喻,3月3日宣布到达终点的里程碑式APHINITY研究更是让罗氏在HER2+乳腺癌领域的优势显得牢不可破。除了乳腺癌之外,罗氏在ALK+非小细胞肺癌这一领域也渐显王者之相。 与大家熟知的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一样,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也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常见的一个治疗靶点,不过ALK突变阳性患者只占全部NSCLC患者的3%~5%左右,要远低于EG

重磅级文章解读抗肿瘤新型药物制剂研究进展

近日,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在Cell Reports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抑制剂分子,这种特殊分子药物能够对PTEN缺失的癌细胞产生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相关研究或为未来科学家们开发治疗癌症的潜在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全球从事癌症研究的科学家们相继发现多种抗癌靶点,与此同时研究者们也开发了多种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来有效抵御肿瘤的生长以及扩散,那么抗肿瘤药物的相关研究进展如

SCI REP:肿瘤广泛横向浸润预示了阴囊乳腺外派杰氏病局部复发

乳腺外派杰氏病(EMPD)是一种不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并且对其预后因素和最优治疗所知甚少。最近,研究人员就阴囊乳腺外派杰氏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性,并确定癌症存活率和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人员将总共有206位患有阴囊乳腺外派杰氏病病灶的病人作为研究群体,并且查询了所有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另外,还检测了TP53和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最终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175名病人(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