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研究

2020-03-1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研究证实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部分细菌丰度存在差异

改变肠道微生物群是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潜在方法,近日研究人员开展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考察特定微生物和IBD之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收集截至2018年4月的相关资料,涉及比较IBD患者(成人或儿童)与健康人(对照组)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群(来自粪便、结肠或回肠组织样本)差异的研究均纳入本次荟萃分析。

总计45篇文章,48项研究纳入本次荟萃分析,大多数患者为克罗恩病(CD)或溃疡性结肠炎(UC)成年人。与对照组相比, CD患者Christensenellae、Coriobacteriae以及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菌群的数量减少,而放线菌、Veillonella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增加。UC患者Eubacterium rectale和Akkermansia数量减少,大肠杆菌含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IBD患者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或无差异。不到50%的研究表明病例和对照的性别和年龄具有可比性。

研究证实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部分细菌丰度存在差异。

原始出处:

Rapat Pittayanon et al. Differences in Gut Microbiota in Patients With vs Withou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Gastroenterology. March 20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IBD: 血清二肽基肽酶4可以作为炎症性肠病疾病活动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血清二肽基肽酶4(DPP-4)作为炎症性肠病(IBD)的生物标记物目前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因为该蛋白酶可以使参与炎症级联反应的几种肽失活。因此,本项研究将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J Gastroenterology: 患有症状性小肠狭窄克罗恩病的疾病进展研究

小肠狭窄是克罗恩病(C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内窥镜球囊扩张术(EBD)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手术。但是,EBD是否能阻止后续手术尚不清楚。本项研究旨在探究导致小肠狭窄患者手术的因素以及与初次EBD后的后续导致手术相关的因素。

BMC Gastroenterology:白细胞介素10信号不足与早期炎症性肠病肠造口并发症相关

白介素10(IL10)信号通路缺乏会导致严重的非常早期的炎症性肠病(VEOIBD),并且肠造口术通常是不可避免的。本研究旨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造口术特征,术后并发症和相关危险因素。

Gastroenterology: 血清蛋白质水平可以监测克罗恩病患者内镜下疾病活动度

目前用于测量克罗恩病(CD)患者的内窥镜活动的非侵入性测试存在局限性。因此,本项研究旨在开发一种以内窥镜分析为基础,识别缓解的患者,并根据血清蛋白水平监测CD活性的方法。

Gastroenterology: 依他西莫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Etrasimod(APD334)是一种口服选择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调节剂,准备开发用于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本项研究评估了依拉西莫在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Gastroenterology:Vedolizumab皮下注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与维多珠单抗维持治疗的静脉内给药相比,一些患者可能更喜欢维多珠单抗的皮下制剂进行维持治疗。本项研究对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皮下维多珠单抗的维持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