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Gastroenterology: 患有症状性小肠狭窄克罗恩病的疾病进展研究

2020-02-06 不详 网络

小肠狭窄是克罗恩病(C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内窥镜球囊扩张术(EBD)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手术。但是,EBD是否能阻止后续手术尚不清楚。本项研究旨在探究导致小肠狭窄患者手术的因素以及与初次EBD后的后续导致手术相关的因素。

背景
小肠狭窄是克罗恩病(C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内窥镜球囊扩张术(EBD)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手术。但是,EBD是否能阻止后续手术尚不清楚。本项研究旨在探究导致小肠狭窄患者手术的因素以及与初次EBD后的后续导致手术相关的因素。

方法
研究人员回顾性收集2008年之后出现小肠狭窄症状的未经手术治疗的CD患者的数据,以及当时他们开始使用球囊辅助肠镜检查和抗肿瘤坏死因子(TNF)维持治疗。

结果
总共有32个三级转诊中心的305例病例入选。1年累积无手术生存率为74.0%,5年累积为54.4%,10年累积为44.3%。与避免手术相关的因素有:疾病发作不剧烈,发病率不高,症状轻度,成功的EBD,狭窄长度<2 cm,以及阻塞症状发作后添加了免疫调节剂或抗TNF。在初始成功的EBD成功的95例中,更长的EBD间隔与较低的手术风险相关。接受者的操作特征分析显示,EBD间隔≤446天可预测随后的手术,并且在需要频繁扩张的患者中,吸烟者的比例明显较高。

结论
在有症状的小肠狭窄的CD患者中,通过避免频繁的EBD和初次EBD后的后续手术,增加免疫调节剂或抗TNF和戒烟可以改善有症状的小肠狭窄的预后。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不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CC: 维多珠单抗治疗的女性IBD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Vedolizumab(VDZ)维多珠单抗是一种肠道靶向的IgG1抗-α4β7整联蛋白,被批准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由于IBD通常会影响育龄妇女,因此VDZ患者的妊娠结局研究非常重要。动物研究表明,MAdCAM-1(α4β7-整合素的配体)在胎盘发育期间由母体血管表达,因此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谱系的α4β7表达细胞被认为在母体/胎儿耐受中是重要的。VDZ阻止此交互可能会影响妊娠过程。

JAMA surg: 一种可以预测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效果的风险预测模型

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如果30天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3%且患者的预期寿命大于5年,那么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有资格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因此,本文希望建立风险预测工具,提高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CEA患者的选择率。

Clin Gastroenterology H:内窥镜扩张胃十二指肠克罗恩病的功效

内镜球囊扩张术(EBD)对克罗恩病(CD)患者上消化道(UGI)狭窄的效果目前还不明确。本项研究旨在对EBD对UGI CD相关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