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ER:卒中后手部运动恢复过程中静息运动阈值的系统评价

2021-11-0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中风是全世界成年人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因此,中风幸存者的康复和优化护理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优先地位。运动障碍是中风后最常见的临床缺陷,其恢复通常不完全。脑血管事件发生六个月后,60%至70%的中风幸存者

中风是全世界成年人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因此,中风幸存者的康复和优化护理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优先地位。运动障碍是中风后最常见的临床缺陷,其恢复通常不完全。脑血管事件发生六个月后,60%至70%的中风幸存者存在至少一只手的运动障碍,这对残疾和日常生活活动有显著影响。到目前为止,数十项研究表明,中风后的运动恢复伴随着受损半球和非受损半球内功能网络结构的重组。然而,局灶性病变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神经生理学方法,常用于探索与中风后手部运动功能/恢复相关的神经加工。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可能有助于促进我们对伴随运动恢复的皮层兴奋性的神经生理学变化的理解,同时可能有助于优化中风康复。因此,本文对同侧半球和对侧半球皮质脊髓兴奋性的变化(通过TMS测量)与中风后受累手的功能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本研究总结了中风后恢复过程中静息运动阈值和手部运动功能的最新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健康受试者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以下问题需要研究:(1)与健康大脑相比,中风患者同侧大脑半球和对侧大脑半球的皮层兴奋性是高还是低?(2) 中风受试者大脑皮层兴奋性的半球间平衡是否向对侧或同侧半球转移?(3) 大脑半球内的皮层兴奋性水平与大脑半球间的不平衡之间是否存在关系?(4) 大脑半球内的皮层兴奋性水平和/或大脑半球不平衡与患手的运动功能/运动恢复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本文发表在《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杂志》上()。

PubMed研究数据库从建立到2020年10月31日进行搜索,以研究通过TMS测量的静息运动阈值和中风患者双手的运动功能。使用搜索词“中风”、“经颅磁刺激”和“运动”。筛选由一名评审员进行

从选定出版物中提取的主要数据是:(1)受影响和未受影响手的运动功能;(2)受影响和/或未受影响半球的静息运动阈值。对于纵向研究,提取基线数据和最后两次随访评估的数据。如果健康对照组可用,则提取非优势半球和优势半球的静息运动阈值,以与中风受试者进行比较。

次要选择的数据为(1)受试者特征(数量、年龄、性别、中风后时间、中风病因和位置),(2)方法学方法(研究设计、干预、评估计划)和评估(目标肌肉、刺激器和线圈类型、手部运动评估)

基于PRISMA指南的文献搜索结果摘要

如果一项研究提供了不止一只手的运动功能评估,本文选择那些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活动(例如,Flugl-Meyer评估或Wolf运动功能测试)进行分析。为了解释研究中使用的手部运动评估的差异,计算了每项研究的差异值。根据所使用的测试,受影响手的运动障碍与阳性(如Wolf运动功能测试)或负值(如九孔柱测试)相关。为了解释这些差异,使用偏侧商的差异值来分析手部运动功能。使用SPSS Statistic 21(美国IBM公司)对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卒中患者的纵向数据,计算基线和第一次随访以及基线和第二次随访之间的差异。

此外,在包括健康对照组的研究中,计算了中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rMT之间的差异。

健康受试者和中风患者静息运动阈值的总体数据 

 

共确定了92项合适的研究(包括1978名中风患者和377名健康对照)。数据分析表明,严重的手部损伤与大脑两半球内的皮层兴奋性受到抑制以及大脑两半球之间的皮层兴奋性严重失衡有关。良好的运动恢复与同侧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增加和半球间不平衡的减少有关。对侧运动皮层兴奋性的变化方向取决于手部运动损伤的程度。严重残疾患者在运动恢复期间对侧运动皮层兴奋性增加。相反,中度至轻度手部运动损伤的恢复与对侧运动皮层兴奋性的降低有关。

同侧rMT、对侧rMT和基线时rMT半球不平衡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的发现与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和PET数据的中风后神经变化的传统观点有所不同。一项纵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严重受损患者在中风后的头两周内,双侧运动区内的任务相关神经激活增加。轻度受损中风患者的运动相关BOLD活动与健康受试者没有差异。一项在中风后至少三个月招募患者的横断面研究显示了类似的结果。在手运动任务中,手运动恢复较差的患者更可能招募几个与运动相关的大脑区域,超过健康对照组招募的区域。相反,手部运动恢复良好的患者显示出与健康受试者相似的大脑激活模式。运动结果与不同大脑区域的任务相关激活呈负相关,如补充运动区、扣带回运动区、运动前皮质、后顶叶皮质以及同侧和对侧半球的小脑。

一项PET研究表明,当中风幸存者移动受影响的手时,对侧和同侧大脑半球(初级感觉运动皮质、小脑半球、岛叶皮质、下顶叶和运动前皮质)的几个脑区的脑血流量显著增加。相反,未受影响的手的主动运动与对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和同侧小脑半球内的局部脑血流显著增加有关。综合功能磁共振成像和PET数据显示,健康受试者单手运动时,对侧半球运动区内的神经激活明显偏侧。在中风受试者移动轻度受损的手时,也发现了类似的大脑激活模式。严重的手部运动损伤与对侧半球和同侧半球内的神经激活增加有关,随着运动恢复的进行,神经激活逐渐消失。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增加完整大脑区域的代偿性补充是否是克服运动障碍的有效策略。

本文的结果显示不同的康复策略可以调节皮质兴奋性。同侧大脑半球的易化作用可促进康复,而对侧大脑半球的易化作用和抑制作用可分别促进重度和轻度受损患者的康复。

Veldema, J., Nowak, D.A. & Gharabaghi, A. Resting motor threshold in the course of hand motor recovery after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J NeuroEngineering Rehabil 18, 158 (2021). https://doi.org/10.1186/s12984-021-00947-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21-11-07 huagfeg
  2. 2021-11-07 qjddjq
  3. 2021-11-06 小白努力长高高

    很详细的讲解,谢谢

    0

相关资讯

JACC:同时考虑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目标该如何定?

JACC:ALLHAT研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心血管事件结果的贡献

脑卒中的这7大误区坑了很多人,你知道几个?

​脑卒中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所致的急性疾病。

Lancet Neurol:从1990-2019年,回顾30年全球卒中负担与危险因素

从1990年-2019年,每年卒中和死于卒中的人数大幅增加,特别是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与中风相关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DALY比率最高的是世界银行低收入组,中风增长最快的风险因素是高体重指数。

改善这11个危险因素,预防卒中:世界卒中日

2021年10月29日为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口号是“分秒“B”争,救治大脑”。

Stroke : 卒中患者,出院后,他们康复如何?

该研究的重要意义提供了一套基于专家共识的关键因素,在确定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护理的地点时需要考虑

Nature子刊:癌症幸存者血脂四项出现这些变化,小心心梗和卒中!

Scientifc Reports:既往癌症和随后心肌梗死或中风患者的脂质谱和预后

拓展阅读

突发脑梗死替奈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获得好效果

80 岁男性突发脑卒中,约 2.5 小时后入院,经检查评估行静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术,给予多种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嘱定期复查。

JAN: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轨迹模式及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中风患者的支持性照护需求存在差异。护理人员者需要考虑这些不同类别的需求,并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并通过多学科协作建立更个性化和优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患者的长期照护需求。

突发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获得良好疗效

58 岁男性脑卒中病例,发病后经系列检查诊断与治疗,包括溶栓、取栓等,介绍其病情演变、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后续恢复情况。

IJNS:衰弱对成年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研究强调了评估成年卒中出院患者基线衰弱的重要性,因为它与非选择性再入院、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卒中后残疾显著相关。

Stroke:高强度失语干预对卒中后慢性失语症患者的疲劳程度的影响

强化治疗对患有慢性失语症的中风幸存者的疲劳程度很小,这表明疲劳并不是高强度治疗的障碍。

European Radiology:基于CTP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功能预后预测的新型影像学指标

基于平扫计算机断层摄影 (NCCT) 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CTA) 手动测量的几个派生指标,如血栓衰减增加和空隙率已被引入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