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m Heart Assoc: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能提高卒中幸存者的心血管耐力和功能力量

2021-01-31 心关注 心关注

在美国,心脏康复是一项比较流行的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结构化运动计划,已被证明能提高心血管耐力和改善生活质量。脑卒中患者常常因肢体活动障碍长时间卧床或日常活动受限,增加了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

在美国,心脏康复是一项比较流行的针对血管疾病患者的结构化运动计划,已被证明能提高心血管耐力和改善生活质量。脑卒中患者一方面常常因肢体活动障碍长时间卧床或日常活动受限,增加了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脑卒中患者常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因此脑卒中的心脏康复问题是康复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尽管有许多类似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然而卒中并不在心脏康复的范围内。卒中幸存者普遍缺乏体育锻炼,超过75%的卒中患者没有接受指南建议的运动量(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体育锻炼)。目前,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计划并不是美国卒中幸存者的标准护理措施。

近日,发表在权威期刊JAHA上的一项研究[1]中,南卡罗来纳大学物理疗法课程运动科学临床助理教授Elizabeth W. Regan博士等人通过测量卒中幸存者身体机能和其他健康影响,并通过对其感知的定性评估,检验将卒中幸存者纳入现有医院为基础的心脏康复计划的运动部分对受试者的影响。

该研究通讯作者,Elizabeth W. Regan博士表示,作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帮助卒中幸存者减少尽可能多的危险因素,以预防未来的卒中或心血管疾病。基于该研究的初步发现,我们希望对于卒中后的患者,临床医生都能考虑开具心脏康复处方,就像心脏病发作后的患者一样。我们需要重视运动作为一种治疗方式的价值,运动是健康,这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无论其身体状况或年龄如何。希望增加体育活动能成为改善卒中后整体健康的第一步。

在这项分析中,亚急性和慢性卒中幸存者被纳入一个标准的以运动为基础、为期12周、每周三次的心脏康复计划。共有29名患者入选,其中24名患者完成了该计划(平均年龄62岁,79%为男性,25%为黑人),18名患者可获得6个月的随访数据。

Elizabeth W. Regan博士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改善卒中幸存者的可控风险因素,并有可能预防未来的卒中和心脏事件。增加体力活动是预防卒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想看看这种在心脏病发作后的康复治疗是否能对卒中患者产生类似的积极效果。

完成该项目的6名受试者失去了随访记录:其中1名受试者拒绝了随访,5名受试者因为COVID-19大流行而关闭了设施。受试者中最常见的合并症包括高血压(83.3%)、糖尿病(41.7%)、心血管疾病(41.7%)和关节炎(29.2%)。

提高心血管耐力、功能力量

没有报道与运动强度相关的安全事件,所有参与者都符合规定的运动强度等级。

研究人员观察到6分钟步行试验(有氧运动和步行能力的主要结果指标)的改善,从项目开始时增加了61.92米(95%CI 33.99-89.84),并报告了较大的影响大小(0.94),大于卒中幸存者最小可测变化34米。

根据这项研究,受试者在心脏康复计划结束后维持了这些改善但没有提高步行速度、活动特定平衡信心量表 (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ABC)评分或卒中影响量表(SIS)身体分量表评分。

与耐力相关的定性主题包括提高耐力、改善爬楼梯以及在活动期间需要较少的休息时间。对一些人来说,耐力的提高会影响他们对体育活动的耐受性,他们能够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五次坐立试验(下肢力量的一种测量方法)的中位数也提高了2.85秒(四分位间距为4.03)。此外,跌倒风险最高的患者比例(活动特定平衡信心量表得分<67%)从计划前的33.3%下降到计划后的20.8%。

研究人员发现,包括其余SIS分量表(SIS-日常生活活动、SIS-手、SIS-交流、SIS-记忆、SIS-参与和SIS-恢复)在内的一般健康结果指标没有显着变化。

研究显示,一些受试者报告了一些变化,包括体重减轻和/或体貌改善、积极的药物治疗变化以及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提高。

心脏康复后的持续运动

在其他发现中,所有完成心脏康复计划的患者都有继续运动的计划。这些计划包括通过自费维持计划继续进行心脏康复、参加以团体为基础的运动班、参加有氧和力量运动的健身、在家锻炼以及与私人教练合作。

6个月时,83.3%的受试者每周至少运动一次,44.4%的受试者每周运动一到三次,38.9%的受试者每周运动三次以上。

研究结果支持卒中幸存者在康复后使用心脏康复训练计划来提高耐力、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进一步的调查可以证实这些发现,并探索将卒中幸存者纳入治疗标准。

原始出处:

Elizabeth W Regan, Reed Handlery, Jill C Stewart, et al.Integrating Survivors of Stroke Into Exercise-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mproves Endurance and Functional Strength.J Am Heart Assoc. 2021 Jan 27;e017907. doi: 10.1161/JAHA.120.017907.

作者:心关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21-02-08 ms7000002101731939

    运动康复研究生前来报到!这个软件非常适合我,手机就可以看,希望多多收集一些文章,这样我就可以不用自己找了

    0

  2. 2021-02-02 slcumt
  3. 2021-02-01 ms3000001962617292

    大部分疾病都应有运动和饮食治疗计划

    0

相关资讯

GW-ICC 2019:胡大一教授 :中国心脏康复的特色及实践

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患病年轻化以及预防基础薄弱等问题,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随之急剧增长,大量医疗资源用于疾病终末期的高成本救治,这为家庭、社会和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预防和康复护理则是遏制这一趋势的有效手段。尽管近几年我国心脏预防康复事业快速发展,心脏康复中心近几年也迅速增多,但和发展成熟、体系完备的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距离,那么如何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心脏预防和康复道路?2019年长城会议上,我们得

2019 KSC心脏康复指南: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建议

2019年,韩国心脏学会(KSC)发布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建议指南,指南主要目的是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提供最佳实践指导建议。内容涉及心脏康复的介绍、评估,锻炼治疗个二级预防的患者教育。

心脏康复从辅助手段,到至关重要的一环!搭桥患者心脏康复专家共识发布

近期,阜外医院冯雪等牵头发布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后心脏康复专家共识》,提供了全程化康复服务干预,涵盖了搭桥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包括运动康复、营养支持、呼吸锻炼、疼痛管理、二级预防用药、心理疏导、睡眠管理、戒烟指导等。胡盛寿院士指出,本共识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搭桥后Ⅰ期和Ⅱ期心脏康复管理的专家共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对开展我国搭桥后心脏康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认为,在未来的心脏病诊疗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解读

目前,心脏康复对心血管疾病(CVD)治疗有重要价值,全球很多国家针对心脏康复制定了完善的指南、成熟的模式,并给予立法和医疗保险的支持。我国心脏康复中心已由几年前的5 家增加到几百家,我国于2012 年制定了“中国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专家共识”。2015 年颁布了“中国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指南(2015 版)”, 在此基础上,参考 2017年和 2018 年新近发表的国际相关指南,2018 年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脏康复专家共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是治疗冠心病常见的血运重建手段。CABG 后心脏康复是一项综合的、整体的全程医疗管理模式,包括运动治疗、二级预防用药、营养支持、心理管理、戒烟等方面,CABG 后规范的心脏康复对于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为了促进我国CABG 后心脏康复的规范化发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CABG 后心脏康复专家共识编写委员

BMJ:邮件联合电话随访对心肌梗死后患者二级预防治疗长期依从性的影响

通过邮件加电话的随访干预措施可以增加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脏康复治疗的完成率,但不能增加药物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