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U Int: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患者住院时间太短与再入院和出院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2017-10-30 fengxiangxin MedSci原创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后早期出院的患者是否与再入院和出院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后早期出院的患者是否与再入院和出院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者查询了国家手术质量改善计划(NSQIP)数据库,确定了从2012年至2015年接受择期RC的患者。他们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出院组(住院时间(LOS)为4-5天)和常规出院组(LOS为6-9天)。通过使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来评估早期出院对30天内再次入院和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最后进行灵敏度分析和亚组分析,以验证主要分析的可信度。

研究共纳入了3311例患者。未经调整的结果比较显示:早期出院和常规出院组之间的再入院率(21.6%vs 23.0%)或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17.7%vs 19.6%)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出院与再入院比例增高(OR = 1.00,95%CI = 0.82-1.22,P = 1.000)或出院后并发症增多(OR = 0.95,95%CI = 0.77-1.17, P = 0.616)无关。两步敏感性分析(不包括因出院前发生不良事件,LOS为8-9天的患者)验证了主要分析的可信性。除85岁以上的亚组以外,其余亚组分析结果均显示了相似结果。

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RC后的早期出院与再入院或出院后并发症无关。在未来,需要具有明确的围手术期护理途径的前瞻性研究来确定能够使医院早日让患者出院,而不会影响出院后的结果的潜在组成部分。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fengxiangxi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Sci Rep:血液淋巴细胞染色体异常或可预测膀胱尿路上皮和鳞状细胞癌风险。

血液淋巴细胞中的染色体畸变(CA)已证实与整体癌症风险和老化有关。然而,他们与膀胱癌风险之间的关系尚待阐明。

Biomaterials:PLZ4-纳米卟啉可有效用于膀胱癌的治疗

膀胱癌的总体预后在过去30年并没有改善,因此,亟需找到膀胱癌新型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卟啉平台,其中涂有膀胱癌特异性配体PLZ4。 单一程序中,PLZ4-纳米卟啉(PNP)可整合光动力学诊断、图像引导光动力学治疗、光热疗法和靶向化疗。PNPs是球形的,相对较小(直径约23nm),近红外光照射时优先发射荧光/热/活性氧。与游离DOX相比,PNPs负载多柔比星(DOX)

J Gene Med:通过靶标基因表达传递的膀胱癌非侵入型检测

由于与检测程序相关的时间耗费和对贫穷病人造成的经济压力,膀胱经检查或者是其他的成像技术在症状表现出来之前不可能用于膀胱癌的检测。作为一种选择,泌尿系肿瘤标记的商业化分析是存在的,但是受限于低灵敏度和高花费。因此,简单的并且是敏感的肿瘤检测方法是需要的,比如通过对尿液的分析。质粒在cmv、cox2或者是opn启动子的控制下可编码分泌性报告因子荧光素酶(G.LUC)。研究人员通过聚乙烯亚胺将这些报告系

Indian J Urol:MicroRNA-21可作为预测非肌肉侵入性膀胱癌复发的分子标记

非肌肉侵入性膀胱癌(NMIBC)的高复发率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microRNA-21(miR-21)的超表达在膀胱肿瘤组织和正常粘膜的比较已经有所报道,并且miR-21能以与恶性肿瘤相关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体基因(PTEN)为靶标。最近,有研究人员测试了是否miR-21在膀胱粘膜中的水平可以预测肿瘤复发。在一个前瞻性的群体研究中,研究人员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中从BC病人中获取了肿瘤

Oncotarget:膀胱癌侵袭的蛋白质组学分析:靶向EIF3D进行治疗干预。

此研究重点分析了膀胱癌发生侵袭的蛋白质组学变化,旨在更好地了解疾病病理生理学和对药物靶标的鉴定。研究者通过高离析液相色谱联合串联质谱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pTa期)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阶pT2 +期)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了分析。

Oncotarget:COL3A1过表达或与膀胱癌预后差相关。

在此研究中,研究者构建了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以鉴定与BCa(n = 93)进展相关的基因模块。在重要模块(R(2)= 0.48)中,共鉴定出103个网络hub基因,其中4个同时是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中枢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