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入驻 北京和睦家医院迈入微创机器人手术时代

2019-01-26 美通社 美通社

近日,《健康界》对北京和睦家医院全面迈入微创机器人手术时代,再次“争第一”的话题进行了采访与报道,以下转载自《健康界》全文:“为明天做好准备,就是把今天做到最好”,这是美国作家Jackson Brown的一句名言,也贴切地反映出和睦家医疗副总裁、北京和睦家医院(下称和睦家)院长盘仲莹对于“高精尖”医疗设备引进的态度。“技术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盘仲莹说。近日,Mako

近日,《健康界》对北京和睦家医院全面迈入微创机器人手术时代,再次“争第一”的话题进行了采访与报道,以下转载自《健康界》全文:

“为明天做好准备,就是把今天做到最好”,这是美国作家Jackson Brown的一句名言,也贴切地反映出和睦家医疗副总裁、北京和睦家医院(下称和睦家)院长盘仲莹对于“高精尖”医疗设备引进的态度。“技术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盘仲莹说。

近日,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正式入驻北京和睦家医院手术室。北京和睦家医院骨科主任路继科表示,与传统关节置换手术相比,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可术前进行个体化建模、测量和设计,保证术中精确安全操作,从而辅助完成个体化、精准化的人工关节置换,极大降低了患者因精准化问题造成的术后两腿长度不一、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情况的发生率。

系统为中国北方地区第一台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和睦家医院也成为了首家同时拥有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和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的非公医疗机构。

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
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

拥抱新技术

有趣的是,北京和睦家医院决定引进Mako手术机器人的想法,最初源于院长和外院医生的一次聊天。回想起那次聊天,院长盘仲莹莞尔一笑。

近日, 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正式入驻北京和睦家医院手术室。

当时,这位外院医生介绍,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如果医生通过人眼观察测量能达到85%的准确性,那他已经算是一位不错的骨科医生了。而做关节置换的病人也清楚,人工关节不可能像自身的关节一样灵活自如。就像4S店里维修师傅的工作,没有专业设备全靠手工,虽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但只有在专业的仪器的辅助下,修缮才能接近完美。然而,这位专家紧接着又话锋一转,“如果用类似Mako这样的机器人装置来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它的准确性却接近100%!”盘仲莹听完后陷入了思考,既然和睦家的医疗理念是为更多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那就一定会有患者为了精确度的“零差别”而追求更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

“技术本身成熟”是北京和睦家医院引进设备的重要指标之一。盘仲莹告诉健康界,“没有人愿意做‘小白鼠’,只有在原有术式的基础上能实现提升精度、降低患者痛苦等改善,才能够成为我们想引进的机器,而非一些被包上新兴技术外衣、却没有被验证有效的机器。”

事实上,引进Mako机器人只是北京和睦家医院近些年的众多尝试之一,此外还包括引入人工智能系统帮助病理科和影像科医生进行辅助诊断、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等。盘仲莹表示,“我们要拥抱技术,不要抵触未来技术的变革,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度地依赖技术,仅仅让技术引领一切。”

满足患者更多医疗需求

传统骨科手术中,医生“看不准”“拿不稳”等问题十分常见,手术的操作往往根据术者的经验和估算来决定。北京和睦家医院骨科主任路继科表示,特别在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等复杂手术中,个性化的术前设计、精准的手术操作,对医生的技术考验会更加严格,“不仅考验年轻医生的经验,也考验着资深医生的体力。”同时,由于病人的骨骼和病变具有特异性,因此选择个体化术前设计更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客观条件的桎梏,经常只能被迫接受“看不准”“拿不稳”“凭经验估算”的术式。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当今社会,“有质量、有服务的医疗在中国依然稀缺,即使愿意出钱,还是买不到。”国外的医疗有时看似先进,治疗效果精准卓越,并非国外的医生技术更优秀,而是患者在国外拥有更先进的医疗选择,能受用到类似于Mako机器人微创手术的治疗方式。

Mako骨科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高效、精准、安全的完成手术中至关重要的定位步骤,实现医生对关节假体位置最佳的设想,临床精度达到1mm,明显减少患者手术中的透视次数。应用机器人辅助手术,借助机器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即可精确植入假体。

权威数据显示,利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的脱位率是3%,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术后假体脱位率是5%,而Mako系统可以将脱位率降低至1%以下。路继科主任表示,髋关节置换术的要点在于假体植入的准确性,不精确的髋关节置换术给患者带来最大的问题是两腿长度不一,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而Mako的临床精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髋关节模型
髋关节模型

路继科介绍,使用Mako骨科机器人,术前可通过应用3D视图技术,精确计划假体的大小、位置和力线,提前设计出个性化假体并限定截骨范围,术中机器人手臂将截骨精确限定在术前计划范围内,同时可以通过小切口完成所有操作。独特的假体设计达到了真正的解剖学置换,从而带来更优秀的远期疗效。

此外,通过控制Mako机器臂,医生可以完成一些传统术式中不能完成或完成得不好的动作和步骤,减少手术风险,缩减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更好、更微创的手术效果。

如今,老龄化社会已经不可避免的到来了。相比急性病症,当下更多的老龄化人口长期被慢性病和功能衰退所折磨,这其中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关节和肢体功能的衰退。而人工关节置换则可以明显挽救病人的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正处于人工关节置换需求的爆发期,“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欧美国家人工关节置换的比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结合Mako骨科机器人的强大优势,来满足人们更高的医疗需求。”盘仲莹说。

北京和睦家医院骨科主任路继科
北京和睦家医院骨科主任路继科

助力医生快速成长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精确率不仅反映了医生的临床经验,也直接影响手术效果。路继科主任说到,通常一名骨科医生需要参与200例以上手术,才能做髋关节置换这样的复杂手术。而Mako骨科机器人的出现,让这个数字降到30例,“Mako骨科机器人可以避免术者因为经验不足所造成的手术效果不良。”

“技术能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盘仲莹表示,通常,一个医生需要经历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增加自己的经验,而新技术的出现,让医生的成长速度发生质的改变,医生能很快成为“更好的医生”,也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技术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盘仲莹以2015年北京和睦家医院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举例,“当时只是觉得我们要有‘达芬奇’,虽然还拿下了‘非公医疗机构的第一台’的名号,但随后带来的影响会如何没有人能断言。”如今,三年过去,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辅助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迄今为止已在泌尿外科、肠外科、小儿外科、妇科、头颈外科、胸外科等多领域完成了300余例手术。盘仲莹说,新技术不仅推动着团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医生进行着双向选择。“‘禽择良木而栖’,有进取心的医生更愿意选择为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探索的医疗机构,我们也期待可以通过它来挑选出更愿意拥抱新技术、更愿意学习的医生。”盘仲莹说。

全面迈入微创手术机器人时代

对于类似Mako的投入,盘仲莹作为院长,她更多算的是非财务的账。“要算财务的账是算不清楚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有多少病人会来选择Mako手术”,盘仲莹说,“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新技术的投入,要考虑的是通过先进的设备辅助,打造一个优秀的骨科团队,把学科建设发展起来后,就会有更多的病人在面临骨科问题时愿意选择和睦家,也会有更多医生愿意来和睦家就职。”

Mako的引进,标志着和睦家全面迈入微创机器人时代。对此,盘仲莹强调,微创时代不仅是指医院拥有更多新技术和新设备,更在于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和追求,始终流淌在医院的文化中。“如果不去掌握和运用技术,你永远无法理解技术带来的变化,而这种追逐,正是医院愿意根据患者的需求提高不断改善医疗质量的初心,以后和睦家添加任何新设备,也一定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思路。”盘仲莹说。

作者:美通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手术机器人达芬奇小瓶内给葡萄缝合皮肤

据国外媒体报道,“达芬奇”是一款可帮助医生实施微创手术的机器人。不久前,这个机器人完成了一例精准的外科手术。不过,接受手术的并不是一名患者,而是一粒葡萄。在一个小玻璃瓶内,“达芬奇”成功缝合葡萄的“皮肤”,整个缝合过程的精准性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最近,“达芬奇”开始辅助外科医生实施子宫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在外科医生的远程操控下,这款机器人可以借助微型装置完成复杂的任务,例如打结。在此次演示中,“达

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神外手术机器人亮相CMEF春季展

国内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机器人 -- CAS-R-2型“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在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正式亮相。这是我国第一台专门为颅脑外科立体定向手术设计的医疗机器人,这款手术机器人由华志医疗推出且临床病例已过万例,而且纳入了医院医保,满足颅脑外科手术精准定位的要求,且操作简单方便,填补了我国医疗机器人在立体定向手术方面的空白,临床需求量大,市场应用前景十分

五年内,35%的外科手术会有手术机器人参与

《财富》杂志深度剖析了目前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霸主“直觉外科”公司。这家公司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现在每42秒就完成一例微创手术。大多数外科医生认为,这一比例未来将占据超过三分之一的外科手术。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直觉外科公司多年来孜孜不倦地赢取保险公司和年轻外科医生的芳心的结果图片来源:Fortune十年前,机器人辅助手术听上去还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如今,机器人辅助手术却已经成为为现实。在世界各地

首届“国际医疗机器人临床治疗趋势峰会” 在京召开

/* Style Definitions */ span.prnews_span { font-size:8pt; font-family:"Arial"; color:black; } a.prnews_a { color:blue; } li.prnews_li

国内首批“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协作中心”医院在京授牌

2018年11月6日,国内首批“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协作中心”医院在京授牌,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航空总医院、武警总医院、河南省立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等六家三甲医院接受了授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福、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兼学术部主任杨新波、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副主任杜亚宏、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学术部、继教部执行副主任帅德、原海军总

华志微创携手心医国际开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新纪元

12月4日,华志微创特邀原海军总医院副院长田增民、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卢旺盛、北京军区神经外科研究所主任张洪钿三位神经外科手术专家,就“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这项医疗技术给全国百余家医院进行了远程授课。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各所医院骨干医生熟练掌握这项先进医疗技术,对于提高相关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加强医院跨区域交流也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华志微创携手心医国际开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新纪元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