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新型高强度水凝胶有望用于再生领域

2014-02-24 佚名 科学探索

日前,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即使在水中也不会膨胀和变形的高强度水凝胶,今后有望用于制造人造软骨和人造眼球等。 水凝胶是一种在高分子材料缝隙间存在大量水的果冻状物质,可用于制造软式隐形眼镜、纸尿布等,但由于长时间置于水中后会变形、变脆弱,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研究人员向有规则网眼结构的高强度水凝胶中添加了一种特殊的高分

日前,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即使在水中也不会膨胀和变形的高强度水凝胶,今后有望用于制造人造软骨和人造眼球等。

水凝胶是一种在高分子材料缝隙间存在大量水的果冻状物质,可用于制造软式隐形眼镜、纸尿布等,但由于长时间置于水中后会变形、变脆弱,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研究人员向有规则网眼结构的高强度水凝胶中添加了一种特殊的高分子,制成一种在达到人体温度的水中也不会膨胀的透明度极高的水凝胶,其含水率高达 90%。这种水凝胶制作简单,延展性强,即使在水中浸泡一个月后形状和强度也不会改变。

此外,这种水凝胶的强度也很高,每平方厘米承受 600 千克的重量也不会被压坏,而人体软骨每平方厘米只能承受 200 千克的重量。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这种水凝胶在人体环境内也能保持初期的形状和高强度,所以有望用于制作人造软骨和人造椎间盘等。而在向体内移植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 细胞)时,也许还可以将这种水凝胶作为“基座材料”使用,促进细胞分化和形成组织。

原始出处:

Hiroyuki Kamata, Yuki Akagi, Yuko Kayasuga-Kariya, Ung-il Chung, Takamasa Sakai. “Nonswellable” Hydrogel Without Mechanical Hysteresis. Science 21 February 2014; DOI: 10.1126/science.1247811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6-03-20 lyh994

    这种材料的成分?为什么不会引起机体排异反应?

    0

  2. 2014-02-26 jichang
  3. 2014-02-26 lishizhe

相关资讯

《科学》公布201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癌症研究界在2013年经历了一个巨变,因为一个酝酿了数十年的策略终于确立了它的潜力。从癌症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出现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在癌症的免疫疗法中治疗的标靶是身体的免疫系统而不是直接针对肿瘤。这种新的治疗会促使T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来对抗肿瘤——而《科学》杂志的编辑们认为这些做法正在展现足够的前景而让其能登上本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的榜首。 这一由《科学》杂志及其国际性非营利出版机

Science:2014年值得关注科研领域展望

12 月 20 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展望 2014 年值得关注的科研领域,共 4 项。其中在生物类科研热点中,临床基因组被认为在未来一年里将会得到长足发展, 2014 年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关键一年。此外还有关于人类近亲黑猩猩的研究是否还有必要也值得关注。临床基因组在 2014 年,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包括医生在内都会需要患者的全基因组序列,或者其中的一个亚集,比如编码的标准的 DNA 序列,也就是外

Science:改写教科书!科学家制造“不可能”物质打破化学规则

日前,一个由中、美、俄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在极端高压下,把普通食盐变成了全新的化学物质。而按照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20日的《科学》杂志上。 该研究由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Artem Oganov 和卡内基华盛顿研究所的 Alexander Goncharov 负责,在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X-射线光源 PETRA Ⅲ 和其他几个研究中心进

Science:2013年度基因组领域突破性研究

日前,由《科学》杂志及其国际性非营利出版机构AAAS评选出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因组学研究。 测序最古老人类DNA:更多谜团 科学家们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生物历史的最古老DNA证据。但是该发现不仅没有解开人类进化史中的奥秘,反而带来了新的谜团。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从一块距今约40万年的化石中提取到了古人类DNA,打破了10万年的原纪录。

给Science审稿的心得与失望

为了避免某些人的闲话,本来不想再说为Science审稿的事了,但审完之后感觉有很多话又不吐不快。有些感想,说出来也许有助于大家更好地认识所谓顶级期刊的真面目;有些问题可能也是我们自己投稿时,常出现的。首先想说,传说中的CNS中的S(Science)跟其他学术杂志本质上没什么两样。它的审稿人有时候可能只有两个(至少我接的那篇包括我只有两个审稿人)。以前听朋友说,号称环境领域最好的杂志EST(Envi

Science:学术造假导致80万患者“遭屠杀”

不合规的科学研究不仅会扼杀科研人员自身的职业前途,还会给整个科研单位的声誉抹上污点,可最关键的问题还不是这些,而是会让公众丧失对科学的信任。不过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两名心脏病学家Darrel Francis和Graham Cole 两周前刚刚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 EHJ)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