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yngoscope: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对听力障碍的长期影响

2020-11-14 AlexYang MedSci原创

之前的研究表明,在中短期随访中,助听器的使用或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障碍会有所减轻,然而听力损失干预措施对听力障碍长期的影响仍然研究不足。最近,有研究人员报道了助听器使用或人工耳蜗植入后6个月、12个月和

之前的研究表明,在中短期随访中,助听器的使用或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障碍会有所减轻,然而听力损失干预措施对听力障碍长期的影响仍然研究不足。最近,有研究人员报道了助听器使用或人工耳蜗植入后6个月、12个月和5年的听力障碍情况。

研究是一个观察性研究,包括了115名来自 "听觉康复治疗后的多种结果研究"(SMART)研究队列的参与者。研究结果发现,与基线相比,人群平均HHIE-S评分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性,考虑到重复测量数据的相关性,用链式方程进行多重归纳,归纳缺失数据。与基线相比,助听器使用后的平均HHIE-S得分在第6个月(均值=-7.96,95%CI:-10.40,-5.53)、12个月(均值=-6.58,95%CI:-9.26,-3.90)和5年(均值=-4.58,95%CI:-7.87,-1.30)均显著降低。人工耳蜗植入后,6个月(均值=-8.18,95%CI:-11.07,-5.30)、12个月(均值=-10.04,95%CI:-12.92,-7.16)和5年(均值=-8.97,95%CI:-12.92,-7.16)时听力障碍评分均值较基线也显著降低。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研究发现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术对听力障碍的短期益处能够在5年内得以维持。

原始出处:

Alexander S Kim , Joshua F Betz , Carrie L Nieman. Long-term Impact of Hearing Aid Provision or Cochlear Implantation on Hearing Handicap. Laryngoscope. Nov 2020

作者:AlexY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小小人工耳蜗为什么那么贵?人工耳蜗植入需要开颅?

又有人丢失人工耳蜗!距3岁男童丢失价值28万元人工耳蜗的事情还没过去多久,北京26岁小伙的人工耳蜗又丢了。

Sci Rep:电触觉增强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噪声中语音表现研究

耳蜗移植(CI)使用者通过他们的移植体仅能够获得有限的信息,意味着他们在噪音环境下理解语言仍旧存在困难。之前的研究表明了组合CI电信号和触觉信号能够提供关键的丢失的声音信息(电触觉刺激,EHS),从而改善噪音中的言语识别能力。最近,有研究人员测试了是否EHS能够改善CI使用者中噪音中理解语音的表现,具体使用的方法包括使用一种可实时应用的算法推导而来的一种触觉信号;适合实际应用的刺激位点和一种可由紧

前沿人工耳蜗落地海南,一岁先天性耳聋患儿首获益

12月5日,一名来自山东先天性耳聋的一岁患儿在海南博鳌超级医院进行了一场特殊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这台手术由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科主任李永新主刀,给患儿植入的人工耳蜗虽然采用了最新技术但尚未在中国内地获批。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专家与未在内地正式获批的最新款人工耳蜗是如何相遇在海南?12月10日,李永新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这一场特殊手术背后的细节。“超级”医疗团队遇上“超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非对称性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双模听力的主观益处

最近,有研究人员在不对称听力损失(AHL)患者中,调查了耳蜗移植(CI)使用对生活质量主观益处的影响。

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成人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后的语言理解评估:一项非随机对照试验

20世纪80年代,人工耳蜗被批准用于成人,但由于人们缺乏对人工耳蜗植入候选标准和预期结果的认识,其使用率仍然很低。对于有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成人助听器(HA)使用者,人工耳蜗植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

Ear Hear:低频声学听力质量评估:人工耳蜗结合电声刺激的应用

电声刺激(EAS)与人工耳蜗(CI)结合起来有许多潜在的优势,包括在噪声听力、定位、频率选择和音乐享受方面的益处。然而,这些结果的测量表现存在差异,并且残余的声学听力可能不是对所有患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