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氨甲环酸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中的疗效

2022-05-2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在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中,氨甲环酸组的复合出血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虽然复合心血管结局的组间差异很小,但氨甲环酸的非劣效性尚未明确。

围手术期出血在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中很常见。氨甲环酸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可以有效且安全地减少这种出血。

近日,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对接受非心脏手术的病人进行了试验。患者被随机分配在手术开始和结束时接受氨甲环酸(静脉注射1g)或安慰剂。

该研究的主要疗效结果为30天危及生命的出血、大出血或血液进入关键器官(复合出血结局)。该研究的主要安全性结局为30天后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非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血栓形成或症状性近端静脉血栓栓塞(复合心血管结局)。为了明确氨甲环酸与安慰剂在复合心血管结局方面的非劣效性,风险比的单侧97.5%置信区间的上限必须小于1.125,单侧P值必须小于0.025。

该研究共有9535名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氨甲环酸组4757例患者中有433例(9.1%)患者发生了复合出血结局事件,安慰剂组4778例患者中有561例(11.7%)患者发生复合出血结局事件(风险比为0.76;95%置信区间[CI]为0.67~0.87;绝对差异为−2.6个百分点;95%CI为-3.8至-1.4;优势双侧P<0.001)。氨甲环酸组4581例患者中有649例(14.2%)患者发生复合心血管结局事件,安慰剂组4601例患者中有639例(13.9%)患者发生复合心血管结局事件(风险比为1.02;95%CI为0.92~1.14;97.5%CI单侧上限为1.14;绝对差位0.3个百分点;95%CI为−1.1至1.7;非劣效性单侧P=0.04)。

由此可见,在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中,氨甲环酸组的复合出血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虽然复合心血管结局的组间差异很小,但氨甲环酸的非劣效性尚未明确。

原始出处:
 
P.J. Devereaux.et al.Tranexamic Aci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Noncardiac Surgery.NEJM.2022.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20117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 Thromb Haemost: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成人出血和血栓栓塞发生率及其对总生存率的影响

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成人中,VTE似乎比之前描述的更常见,并且是患者死亡的预测因子,尽管这可能是由于未经调整的混杂因素所致。由于出血率高,VTE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挑战性。

PICC导管穿刺点大量渗血?这样处理快速止血!

PICC,又称“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由于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Radiology:稳定型冠脉疾病T1MRI高信号是斑块内出血而非脂质成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T1加权平扫提供了血脂评估之外的更多关于斑块易损性的信息。

BMJ:Covid-19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和出血的风险

新冠肺炎是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和出血的危险因素。这些结果可能会影响covid-19后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和预防策略。

J Thromb Haemost:A型和B型血友病患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在构建PWH出血RAM时,血浆凝血因子水平、出血史应作为推导分析的依据,并应探讨包括抗血栓治疗和肥胖在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作用。

患儿突发凝血异常,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患者,男,7岁,于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出血,偶尔量大,自行卫生纸填塞,鼻出血可止住,反复间断发作,因入院当日早晨再发鼻出血,头晕、乏力,伴呕吐血性分泌物,就诊于我院,门诊以“鼻出血”收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