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国际营养学领域学术期刊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陈雁研究组的文章 “Improv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ice by intermittent use of a fasting-mimicking diet”,该研究采用小鼠模型报道了一种间歇性节食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脂肪肝。
随着现代生活人类营养条件的改善及全世界肥胖人口的增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简称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长期以来,脂肪肝在药理学治疗方面的进展十分有限,饮食控制和运动是目前主要的干预手段。
图:间歇性节食改善脂肪肝的分子机制
陈雁研究组的博士生赵婧宇等人利用高脂高蔗糖饮食建立了小鼠脂肪肝模型,并分析了间歇性节食这一饮食干预策略对脂肪肝的缓解功效。间歇性节食采用了北京珍百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代餐品,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含量较低,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研究将脂肪肝小鼠随机分为疾病对照组和间歇性节食组两组。间歇性节食组在小鼠脂肪肝形成后,以一周为一个干预循环,每周前三天,小鼠每天只进食30%热卡的食物,后四天自由进食高脂高蔗糖饲料,干预时间共持续6周。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疾病对照组,间歇性节食方案缓解了模型小鼠由于高脂高蔗糖饮食导致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缩小了脂肪细胞体积,降低了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同时改善了肝脂肪变性及巨噬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分子机制探索发现间歇性节食促进了白色脂肪组织中脂肪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了白色脂肪组织内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的蛋白水平。通过对肝脏转录组测序并分析发现,间歇性节食促进了小鼠肝脏内多种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
该研究表明间歇性节食可以改善脂肪肝的多种病理状态,并且可能通过增加脂肪组织的降解并促进肝脏内的脂肪酸氧化实现其干预功能,为临床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陈雁研究员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吕琦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赵婧宇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等经费的资助,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公共技术平台和动物平台的支持。感谢北京珍百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该研究的大力支持。
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CR),简称节食,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改善代谢并延长寿命的营养干预手段。因为持续的节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难度,近年来有人提出了间歇性节食的概念。但间歇性节食和持续性节食孰优孰劣尚不清楚。
图示:4组小鼠的胰岛免疫荧光染色,可以看出2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在间歇性节食干预之后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链接: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mnfr.202100381
论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48525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间歇性#
76
研究很棒!
80
已拜读,受益匪浅。
105
#节食#
124
有间歇性节食的能量至至至至一建议?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