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获治疗重大突破!每周一次,长效微球制剂「罗替高汀微球」在华落地!

2024-06-20 小药说药 网络

注射用罗替高汀微球是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效缓释微球制剂,也是目前更符合“持续多巴胺能刺激(CDS)”理念的周制剂。

2024年6月20日,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创新微球制剂——金悠平®(注射用罗替高汀微球),作为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品种,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金悠平®基于绿叶制药全球领先的微球技术平台开发,每周给药一次,是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效缓释微球制剂,也是目前更符合“持续多巴胺能刺激(CDS)”理念的周制剂。该产品是绿叶制药微球技术平台的又一创新成果,也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中枢神经系统(CNS)领域的领先优势。

符合CDS理念的周制剂改善帕金森病治疗预后的突破口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伴随震颤等运动症状、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国约有超过3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预计至2030年病患人数将增至500万人。迄今为止,帕金森病的治疗仅能改善症状,无法阻止病情发展;随着疾病的进展、以及患者纹状体多巴胺受体长期受到非生理、不持续的脉冲式刺激可能加速运动并发症的产生,是该疾病治疗的一大棘手难题,困扰高达90%的患者。

“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窗口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变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逐渐加重,‘关’期持续时间延长,给患者及其照护者造成极大困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彪教授表示:“通过提供持续性多巴胺能刺激(CDS),是改善患者运动症状、降低运动并发症风险的重要突破口。金悠平®作为目前更符合CDS的长效周制剂,以更长的用药周期、更平稳的释药方式持续刺激多巴胺受体,将为帕金森病患者的全病程管理提供更优治疗选择。”

金悠平®基于CDS治疗理念,通过微球技术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罗替高汀开发成每周给药一次的长效微球制剂。与当前已上市的、需要每日给药的DAs药物相比,金悠平®克服了短效DAs药物产生的非生理性的脉冲式刺激,显示出明显的缓释制剂特征,7天内可维持稳定的罗替高汀释放,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和连续多日的持续疗效,从而真正实现CDS,减少药物浓度波动导致的症状波动以及不良反应。此外,金悠平®每周一次的给药频率,有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更利于该疾病的长期管理。

金悠平®在中国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表明:该产品可全面持续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应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整体安全耐受性良好。

全球领先微球技术平台,助力绿叶制药CNS价值跃迁

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CNS治疗领域是绿叶制药的核心战略领域之一。公司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结合包括微球制剂在内的新型制剂技术平台、新分子实体技术平台作为突破口,围绕CNS治疗领域构建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创新药及创新制剂产品组合,构筑起强大的技术壁垒与核心竞争力。

以金悠平®依托的微球技术为例:微球制剂作为一种复杂制剂,针对临床需求设计释放速度和周期,可持续释放药物一周至数月,进而提高疗效,提升治疗安全性和依从性,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然而,其研发、生产难度大,鲜有本土企业成功实现产业化转换。绿叶制药打破海外垄断多年的技术壁垒,在微球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基于这些技术平台,绿叶制药在CNS领域丰富的产品组合触及中国、美国、欧洲等全球市场,其中不乏多个重磅品种,包括拥有中国首个在美获批的CNS治疗领域新药Rykindo®(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化药1类创新药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等。

绿叶制药集团总裁杨荣兵表示:“全球范围内,CNS领域相关的疾病治疗需求与日俱增;作为公司聚焦的核心领域,我们围绕患者需求,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广泛覆盖精神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多个病种。这些新药的获批上市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CNS领域的商业化协同优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作者:小药说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From PD-MCI to PDD

帕金森病的认知能力下降与胆碱能系统退化有关,这可以使用基底前脑体积的结构性MRI标记物和皮质胆碱能活性的PET测量在体内进行评估。

疑难探究:当帕金森病遇到OH如何与MSA-P 鉴别?

MSA患者的认知缺陷仍未得到很好的描述,OH是否会像PD一样增加MSA患者未来痴呆的风险仍有待评估。

Lancet Neurol:帕金森病新分类模型

该模型被称为SynNeurGe(发音为“synergy”),旨在捕捉帕金森病的异质性,并帮助研究该疾病的潜在生物学。

综述|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言语障碍研究进展

rTMS在PD言语障碍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研究的数量较少,未来还需要更多大规模和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其效果。

走路越来越慢,害怕跌倒是脑梗?帕金森?帕金森综合征?还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是由于中脑部发生病变,正常情况下,黑质神经元的神经细胞产生多巴胺,从而对大脑的运动功能进行调节。如果黑质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受到了破坏,无法产生多巴胺,那么就会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的出现。

Nature Genetics:揭示帕金森病的幕后推手:RAB32基因新变异的发现

这项研究也证明了家族性病例的采集和大量对照组结合使用在识别低频变异中的有效性,这对于PD以及其他复杂疾病的遗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