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ney int:慢性肾脏疾病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017-10-22 MedSci MedSci原创

在实验性尿毒症中的研究发现了微血管稀少的现象,但是,关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十分有限。基于此,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Kidney int上的研究量化了在单个机构的心肌灌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绝对心肌血流量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情况(峰值与静息流量的比率)。研究者们根据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将受试个体分为标准CKD类别。在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整模型中分析了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CKD分期和心血管死

在实验性尿毒症中的研究发现了微血管稀少的现象,但是,关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十分有限。


基于此,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Kidney int上的研究量化了在单个机构的心肌灌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绝对心肌血流量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情况(峰值与静息流量的比率)。

研究者们根据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将受试个体分为标准CKD类别。在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整模型中分析了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CKD分期和心血管死亡率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CKD分期显着相关,在早期CKD中下降,但在4,5期和透析依赖性CKD患者中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量没有显着差异。

血流储备在保留肾功能的患者中为2.01,1期CKD患者中为2.06,2期为1.91,3期为1.68,4期为1.54,5期为1.66,透析依赖性CKD为1.55。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量与调整后模型的心血管死亡率(风险比0.76,95%置信区间:冠心病流量储备每三分位数为0.63-0.92)显着相关,并且CKD无明显变化。

由此可见,无论CKD严重程度如何,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并且在早期CKD中较低,但在5期或透析依赖性CKD中并未进一步减少。这表明CKD生理学而不是透析效应是微血管病的主要驱动因素。

此项研究结果突出了微血管功能障碍对CKD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潜在作用,未来的研究需要确定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与死亡率相关的机制。

原始出处:
Charytan DM, Skali H, et al. Coronary flow reserve is predictive of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eath regardles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stage. Kidney Int. 2017 Oct 13. pii: S0085-2538(17)30571-9. doi: 10.1016/j.kint.2017.07.025.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橙心关爱”患者故事之笔尖下的“橙”色人生

近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百特中国支持的“透享未来 美时美刻”大型主题慢性肾脏病患者教育活动隆重举行,该系列活动将覆盖全国91座城市,致力于通过各类主题活动鼓励肾脏疾病患者乐观积极地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同时提升社会大众对慢性肾病的认知、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慢性肾病的防治工作。

HIV感染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专家共识

简要介绍:慢性肾脏病(CKD)在HIV感染人群中的发病情况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我国普通成人的CKD发病率为10.8%,而HIV感染者中这一发病率高达16%~18%。HIV 合并CKD,一方面会增加患者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发病率及相关病死率,另一方面可能影响有效HAART的选择与实施,从而间接影响患者生存及预后。然而,目前国内临床实践中,HIV感染者的肾脏疾病管理仍无统一共识,亟待临床医生的

2017 KDIGO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的诊断,评估,预防和治疗(更新版)

2017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更新发布了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的诊断,评估,预防和治疗指南。该指南是对2009版指南的更新,主要为临床医生管理成人以及儿童慢性肾病患者提供指导。指南主要建议内容涉及慢性肾病骨代谢异常的诊断,以及针对降低血磷维持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异常和骨质疏松等的治疗。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专家共识

我国CKD 患者中的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率为36.6%~50.0%,随CKD 的进展其患病率明显升高。在IgA 肾病患者队列中的研究显示,HUA 是肾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该作用独立于患者的基线eGFR水平。维持性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与腹透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死亡均独立相关。

Hepatology:慢性丙型肝炎增加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Hepatology上的研究旨在评估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疾病(CKD)的风险,以及接受HCV治疗后CKD发生率的降低情况。此外,还评估了慢性HCV患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和冷球蛋白血症的风险。研究者们对美国Truven Health MarketScan数据库(2008-2015)进行了回顾性队列分析。在56,448例HCV感染患者和倾向评分

Chin Med J:尿液生物标志物或可用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断

在即将到来的精准医学时代,寻求早期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一直是慢性肾脏病(CKD)治疗的基石和主要挑战。尿液含有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可作为CKD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理想来源。本次回顾将讨论尿液生物标志物的最新进展。研究人员检索2017年6月20日之前在PubMed数据库中发表的文章,其中包含以下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生物标记物”和“尿液”。纳入关于尿液生物标志物的原始研究及综述进行审查。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