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菌药物相互作用表,果断收藏!

2016-12-30 佚名 药圈

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3、氯霉素4、大环内酯类5、四环素类6、多粘菌素类7、抗结核药8、(去甲)万古霉素9、甲硝唑10、呋喃类11、喹诺酮类12、磺胺药13、抗真菌药

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3、氯霉素

4、大环内酯类

5、四环素类

6、多粘菌素类

7、抗结核药

8、(去甲)万古霉素

9、甲硝唑

10、呋喃类

11、喹诺酮类

12、磺胺药

13、抗真菌药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7-01-05 往日如昨

    继续学习中

    0

  2. 2017-01-03 ylzr123

    小编辛苦了!为我们整理如此齐全的资料,供学习探究。点赞啦!谢谢!

    0

  3. 2017-01-02 虈亣靌

    文章不错,值得学习

    0

相关资讯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发布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的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没有给予及时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因此,充分认识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和病死风险至关重要。参考国际指南并结合国内流行病学资料、细菌耐药检测数据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

Nat Commun:港大化学系成功合成当下厉害的抗生素Teixobactin

近日,记者从香港大学处获悉,由香港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李学臣团队及其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合作伙伴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共同发表了有关新型抗生素Teixobactin的合成研究结果。 Teixobactin是近30年来被发现的第一种新型抗生素。它的化学合成也为新一代抗生素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化学基础。过去七年来,李学臣及其研究团队一直致力研发

重磅!黑龙江省三级医院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

黑龙江省三级医院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10月8日起,除儿童医院和三级医院儿科之外,黑龙江省全面取消三级医院门诊静脉输液!黑龙江省卫计委邢济春副主任刚刚在哈市第一医院召开的“规范抗菌素药物和静脉输液管理现场推进会”上宣布。中秋假期刚过,黑龙江省卫计委就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召开与民生健康密切相关的抗菌素药物和输液管理现场推进及经验交流。哈医大一院副院长刘宏宇教授代表全省三级医院发言,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孟庆刚

2015NICE指南——抗菌药物管理(NG.15)发布

2015年8月,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发布了有效应用抗菌药的系统和过程指南。针对所有的医疗相关人员:健康社会保健医师、供应商、普通使用者、旨在帮助全社会更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2016创伤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发布

抗菌药物的应用包括预防性和治疗性应用,其中预防性应用是预防特定病原菌所致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创伤后容易发生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防治创伤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和使用不足,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医疗负担、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主要针对非战伤所致创伤抗菌药的物预防性应用,

创伤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

抗菌药物的应用包括预防性和治疗性应用,其中预防性应用是预防特定病原菌所致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创伤后容易发生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防治创伤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和使用不足,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医疗负担、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主要针对非战伤所致创伤抗菌药的物预防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