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 :高栋/陈洛南等首次识别出前列腺癌的潜在细胞起源

2020-08-18 椰子 iNature

前列腺干细胞/祖细胞的鉴定和前列腺上皮细胞谱系层次的表征对于理解前列腺癌的发生至关重要。此研究表征了来自前列腺的35129个细胞,并鉴定了以Tacstd2,Ck4和Psca表达为标志的独特的腔细胞。

前列腺干细胞/祖细胞的鉴定和前列腺上皮细胞谱系层次的表征对于理解前列腺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2020年8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高栋,陈洛南及斯隆-凯特琳纪念癌症中心Chen Yu共同通讯在Nature Genetics 在线发表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identifies a distinct luminal progenitor cell type in distal prostate invagination tip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征了来自小鼠前列腺的35129个细胞,并鉴定了以Tacstd2,Ck4和Psca表达为标志的独特的腔细胞类型(称为C型腔细胞,Luminal-C)。位于远端前列腺内陷尖端(称为Dist-Luminal-C)的Luminal-C细胞表现出更大的体外类器官形成能力和体内前列腺上皮导管再生能力。Luminal-C细胞的谱系追踪表明,Dist-Luminal-C细胞通过自我更新和分化重建了远端前列腺内腔谱系。Dist-Luminal-C细胞中Pten的缺失导致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该研究进一步表征了11374个人的前列腺细胞,并证实了h-Luminal-C细胞的存在。该研究提供了对前列腺谱系层次的见解,将Dist-Luminal-C细胞鉴定为腔祖细胞群,并提出了前列腺癌的潜在细胞起源之一。

前列腺上皮由腔细胞,基底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组成。尽管已经报道了前列腺中存在基底干细胞和管腔干细胞,但是它们的鉴定仍然难以捉摸,并且前列腺上皮细胞谱系仍然定义不清。

使用来自分离细胞的功能性前列腺再生测定法,先前的研究表明,一些基底细胞可以产生所有三种前列腺上皮细胞谱系。最近,发现基底细胞和腔细胞均可产生含有基底细胞和腔细胞谱系的类器官。从前列腺分离并置于人工条件下的基底细胞和腔细胞具有转分化的能力。体内谱系追踪实验表明,成年小鼠前列腺的基底细胞和腔细胞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地自我维持,并且在前列腺产后发育过程中鉴定出了多能和单能祖细胞。然而,两项独立研究表明,稀有的基底细胞具有在体内前列腺再生过程中产生腔细胞的能力。

在类器官培养条件下,前列腺近端区域的Sca-1 + / Nkx3.1-腔细胞被鉴定为双能前列腺腔祖细胞。在完整前列腺的远端区域是否存在具有干细胞/祖细胞特性的腔细胞的不同亚类仍是未知的。值得注意的是,尚未确定表达在生理条件下充当前列腺腔干/祖细胞的定义的标志物的细胞类型。

前列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西方国家男性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尽管大多数人类原发性前列腺癌具有管腔表型,但是在模型系统中,基底细胞和管腔细胞均可作为前列腺癌的细胞起源。然而,尚未确定所定义的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干细胞样可塑性和生理条件下前列腺癌的细胞起源。最近,前列腺基底和管腔细胞群均显示出自我维持作用,并且两种细胞类型均可引发前列腺癌。然而,基底细胞的致癌转化需要基底到腔细胞的转变。此外,在某些情况下,腔内细胞显示出成为前列腺癌起源细胞的趋势更大。这些研究强调了识别腔干/祖细胞并表征其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的需要。

单个前列腺细胞的无偏特征可提供对前列腺上皮细胞谱系层次的基本了解,并指示潜在的干/祖细胞类型。最近,新兴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已允许在单个实验中查询成千上万个单个细胞中的基因表达。

在该研究中通过scRNA-seq成功地分析了35,129个成年小鼠前列腺细胞和11,374个人前列腺细胞。通过这种强大的方法,该研究定义了前列腺腔总细胞数量,并确定了在前列腺稳态和再生过程中具有腔干/祖细胞特性的候选群体。此外,该研究展示了这些细胞作为前列腺癌起始细胞起源的潜力。

原始出处:

Wangxin Guo, Lin Li, Juan He, et al.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identifies a distinct luminal progenitor cell type in distal prostate invagination tips.Nature Genetics.Published: 17 August 2020

作者:椰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Modern Pathology: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筛状结构能够预测肿瘤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中,格林森评分是临床结果的一个重要参数。格林森评分8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包括了格林森3+5、4+4和5+3肿瘤,并涵盖了很大范围的肿瘤生长模式。

新型内分泌治疗助力前列腺癌mHSPC规范化管理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欧美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位列第2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其检出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我国男性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

Communications Biology:晚期前列腺癌帐长非编码RNAs与雄激素受体剪接因子相关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发展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仍旧不清楚。最近,有研究人员通过使用RNA测序手段分析了编码蛋白RNAs和长非编码蛋白RNAs(lncRNA)的全面和无偏的表达情况,并阐释了CRP

Prostate Cancer P D:较少的经尿道系统活检核心能否与磁共振成像/超声融合活检具有相同的前列腺癌检出率?

随着活检核心数目的增加,不舒适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着增加。在许多研究中,前列腺癌活检的方法已经由系统生物活检(SB)和靶向生物活检(TB)得到了改善。然而,能够平衡活检并发症和活检准确率的最优前列腺取

Prostate Cancer P D:放疗前列腺癌患者中高强度间歇训练与抗阻训练效果比较

运动训练对经历了放疗(RT)前列腺癌患者的放疗相关副作用控制方面具有有利的影响。然而,最优的训练计划还没有确定。最近,有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个随即对照试验,在进行RT的PCa患者中调查了高强度的间歇性训练

Cell Death & Disease:N-α-乙酰转移酶10蛋白对ADAM9的稳定作用能够促进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进展

据报道,N-α-乙酰转移酶10蛋白(Naa10p)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PCa;ADPC)中是一个致瘤蛋白,具体是通过结合和增加雄激素受体的转录活性来实现的。PCa通常会从雄激素依赖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