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发抗癌新药获批上市

2018-09-07 何旭 健康界

2018年9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呋喹替尼胶囊(爱优特)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呋喹替尼胶囊为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通过我国的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准上市,这对广大结直肠癌患者来说,无疑是多了一条求生之路。中国每年新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约38万例,其中将近一半的患者会发展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或晚期结直肠癌,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及中医辅助治疗等

2018年9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转移性直肠癌治疗药物呋喹替尼胶囊(爱优特)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呋喹替尼胶囊为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通过我国的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准上市,这对广大直肠癌患者来说,无疑是多了一条求生之路。

中国每年新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约38万例,其中将近一半的患者会发展成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或晚期结直肠癌,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及中医辅助治疗等治疗方式,具体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制定,其中化疗及放疗对身体机能较好的患者较为适用,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NCCN 指南)中推荐的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类,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贝发珠单抗等,这些药物公认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了干扰DNA复制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活性的抑制。在选择药物时,患者治疗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治疗目标、既往治疗的类型和时限以及治疗方案构成中各种药物不同的毒副作用,但在药物化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即现有的化疗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或者治疗方案不适合,临床有效治疗收到极大限制。往往在这时候,临床医师就希望再有一种有效的药物来治疗患者,这就需要一种新型作用机制的药物来弥补这一缺憾,于是,呋喹替尼胶囊就出现了。

呋喹替尼是一个喹唑啉类小分子血管生成抑制剂,主要作用靶点是VEGFR激酶家族(VEGFR1、2和3),属于小分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与其他类别药物相比,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信号转导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具有选择性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同时,与大分子单克隆抗体药物注射剂相比,小分子药物可制成口服制剂,服用方便,也广泛受到医学研究者和患者的青睐。通过国内外相关报道发现,呋喹替尼胶囊也是收个获批的通过同时作用于VEGFR1、2和3多靶点途径来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这在结直肠癌的药物治疗领域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创新。

刚刚获批上市的呋喹替尼胶囊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磷酸化及下游信号转导,可多靶点作用于VEGFR1、2和3,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致使肿瘤组织中缺少血管去供应营养物质,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最终发挥肿瘤生长抑制效应,与前面提到的治疗药物作用机理形成互补,给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增加了一条抗癌的新途径。

作者:何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惊!FDA批准的抗癌新药74%没用

近日,美国密尔沃基一本叫做《Sentinel and MedPage Today》的杂志发表一篇文章分析过去10年FDA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结果发现在54个上市新药中有74%的药物没有证据显示能延长患者寿命,也不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2004-2011年上市的26个新药中只有3个显示能延长患者寿命而且还不是很长。文章作者质疑是否患者和支付部门应该为疗效不确定但动辄10万美元一年的高药价买单。

Mol Cancer Ther:改变癌细胞代谢的抗癌新药

Manchester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新的药物,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且将其与放射疗法结合后其有效性得到改进,这表明其可以在临床中有效治疗肿瘤。 许多肿瘤都缺氧,并且肿瘤能量生成过程会发生变化,从有氧呼吸切换到糖酵解并生成乳酸作为副产物。 为了防止乳酸对肿瘤细胞造成毒性,这种乳酸必须被单羧酸转运蛋白(MCT)分子转运出肿瘤细胞。 阿斯利康药物的新药AZD3965抑制肺癌细胞中单羧酸转运蛋白中

重磅!诺华抗癌药Farydak获FDA批准,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HDAC抑制剂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近日收获重磅消息,经历大起大落的抗癌新药Farydak(panobinostat,LBH589)最终获得FDA青睐。FDA已批准Farydak联合Velcade(bortezomib,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用于既往接受至少2种治疗方案(包括Velcade和一种免疫调节(IMiD)药物)治疗失败的多发性骨髓瘤(myltiple my

中国原创抗癌新药面世 研发过程堪比“走钢丝”

这是一种筚路蓝缕的开拓,14年的奋斗只为研发原创新药;这是一种苦心孤诣的探索,所有努力只为唤得春回大地归,推动中国原创药产业的发展;这是一种质朴深沉的感情,百折不挠只为回报生他养他的一方土地。  他是鲁先平,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外表下,是一颗滚烫的心,执着于斯,虽九死而未悔。  中国抗癌原创新药 “百死一生”成功“破冰”  2015年1月,微芯生物在深圳召开新

7年折戟沉沙,这名小城医生终将抗癌新药推向了临床

在7年时间里,杰夫·特罗斯基(Jeff Toretsky)医生炒掉了3名CEO。从结果来看,他相信一切都很值。经历了2000多个日夜的等待后,一款治疗罕见肿瘤的在研新药,终于走上了临床试验。

J Natl Cancer Inst:FDA批准的抗癌新药 一半以上然并卵

抗癌新药上市一直是医药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让新药尽快来到患者身边,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启动了优先审评与突破性疗法认定等一系列政策,加速这些新药上市的过程。近几年来,FDA的审批速度总体而言很快,可谓成绩斐然。然而,审批过快会不会出现浑水摸鱼的情况,导致没有很好的临床获益的药物也上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