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宫颈癌相关重大研究成果汇总

2017-03-05 MedSci MedSci原创

2015年国内宫颈癌新发病例估计9.89万例,死亡人数有3.05万例,城市高于农村,考虑到缺乏筛查和治疗的人群,实际发病人数应高于统计数据。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2016宫颈癌临床指南及重大研究进展,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PLoS One:宫颈癌前病变切除、消融引起早产、流产?概率究竟多大?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

2015年国内宫颈癌新发病例估计9.89万例,死亡人数有3.05万例,城市高于农村,考虑到缺乏筛查和治疗的人群,实际发病人数应高于统计数据。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2016宫颈癌临床指南及重大研究进展,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作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在现在人们预防为主、早诊早治的意识逐渐增强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研究者收集1998年-2009年间5476名从14岁至53岁的孕妇,其中322人之前接受过宫颈切除手术或消融术。切除手术包括环切术或锥切术,消融包括激光、冷冻、电到或热烧灼等。

对治疗CIN的患者来说,手术切除的患者早产和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概率最大。切除厚度大于1cm为早产和分娩低体重出生儿的高危因素。切除厚度大于1.6cm的患者早产、分娩低体重出生儿概率明显增大。

行消融术患者的流产概率要比其它组别概率上升,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尚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支持这一观点。

在今后的宫颈癌防治过程中,应提倡所有女性均应遵守筛查指南进行Pap和HPV等检测。待HPV疫苗在我国进一步普及时,青少年女性应该在性生活之前接种疫苗,防止癌前病变的发生。


近日,顶级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比较通过常规细胞学和液基细胞学检查SurePath和ThinPrep筛查正常的个体在筛查后72个月被诊断为宫颈癌的累计发病率。

该研究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在2000年1月至2013年期间,以荷兰全国性网络和组织和细胞病理学注册中心为基础。 研究以5924474名筛查样本正常妇女为基础(23833123人次每年)。研究人员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SurePath或ThinPrep与传统细胞学作为筛选试验进行比较。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每种筛查方法筛查正常的个体在筛查后72个月发生浸润性宫颈癌的累积发病率。研究人员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了风险比,调整了日历时间、年龄、筛查史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并且纳入了实验室作为随机效应。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常规细胞学筛查正常的个体72个月后宫颈癌的累计发病率为58.5(95%可信区间54.6- 62.7)每100000人,相比于ThinPrep为66.8(56.7-78.7),而SurePath为44.6(37.8-52.6)。与传统的细胞学检查相比,SurePath筛查浸润性宫颈癌的风险降低了19%(风险比为0.81,95%可信区间为0.66-0.99),主要是由于临床检测的宫颈癌风险降低了27%(0.73,0.57-0.93)。对于ThinPrep来说,风险平均高出15%(风险比为1.15,0.95-1.38),主要由于筛查检测的宫颈癌风险增加了56%(1.56,1.17-2.08)。

这些发现应该引起对检测渐进性宫颈上皮内瘤变敏感性相似的不同类型液基细胞学和常规细胞学检查的重新考虑。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Oncotarge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新型的宫颈癌亚型,其类似于大部分宫颈癌,也会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诱发,但其生长却并不会受HPV的指挥,这就表明,靶向作用肿瘤特殊的基因组通路或许就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预后及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

文章中,研究者对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Cancer Genome Atlas)项目中的255份宫颈癌样本进行分析,他们发现,被认为对宫颈癌发展非常必要的HPV癌基因仅会在HPV高度活性水平或HPV失活级别的水平下进行表达。此前研究中,研究者在头颈癌患者机体中发现了HPV失活程度的存在,因此他们就推测是否了HPV失活程度的宫颈癌是否会起源于病毒驱动的癌症,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就证实了这种猜测,他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分子遗传机制能够驱动HPV失活的癌症的进化。

除了HPV癌基因表达外,研究者还指出,在HPV失活类别的宫颈癌和HPV活性类别的宫颈癌之间还存在着其它明显的差异,而且还发现了两类宫颈癌患者之间生存中值、DNA甲基化、确诊疾病的平均年龄以及基因表达特性之间的明显差异。研究人员分析了所有人类基因中的体细胞突变频率,结果发现,相比HPV活性级别而言,在HPV失活级别的患者机体中有19种癌症驱动基因出现了明显较高的突变率,这种差异性或许就表明,在调节肿瘤细胞生长的过程中,HPV癌基因似乎能够移除突变基因的功能。

比如,相比HPV活性的宫颈癌而言,HPV失活肿瘤中含有TP53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7倍,因此靶向作用TP53突变的疗法似乎能给HPV失活肿瘤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最后研究者Banister说道,从事宫颈癌患者管理的医生应当对患者机体肿瘤的HPV癌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还应当考虑依赖HPV活性的个体化疗法,HPV活性的肿瘤中免疫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而且会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产生反应,相比较而言,HPV失活的肿瘤经常会发生PIK3CA/PTEN/AKT通路的突变,这就表明,AKT激酶抑制剂似乎就能够有效治疗这类患者。


EULAR年会上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会增加宫颈癌风险,尤其是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患者。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医学部的Johan Askling博士和同事对4450名SLE女性进行了研究,匹配28113名对照组。其中使用抗疟药的有1783人,其他免疫抑制治疗的有1981人。

在随访期间通过瑞典国家宫颈癌筛查注册表和瑞典癌症登记处确定参与者的宫颈非典型增生和浸润性宫颈癌等结局。其他评估结果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和2/3级,以及侵袭性恶性肿瘤。

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LE女性宫颈非典型增生或浸润性宫颈癌风险增倍。使用全身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与抗疟药治疗的患者相比,癌症风险更高;并且宫颈不典型增生或肿瘤的风险更高。

研究结果表明,SLE与宫颈癌风险有关,但是在以后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并且可以对SLE女性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一项新研究显示,久坐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宫颈癌,而每周只需要做30分钟的运动即可显著地降低该风险。

“我们的研究证实任何程度的运动量都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Moysich在一项发布会上说。

该研究的另一位作者J. Brian Szender博士说,“我们相信这是美国第一次居于运动量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Szender是罗斯维尔帕克癌症研究所的妇癌科中心的研究人员。

该研究涉及了128名被诊断为宫颈癌的女性和512名曾被怀疑患有宫颈癌最后又被否定的女性。在这些被诊断出宫颈癌的女性中,31%的人缺乏运动。缺乏运动在此次的研究中被定义为每个月的运动量少于4次。

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研究人员考虑了其他危险因素,诸如吸烟,嗜酒,有宫颈癌家族史和体重指数后,这些缺乏运动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几率依旧是有运动的女性的2.5倍。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被怀疑患有宫颈癌的女性中,有26%的人缺乏运动。“除了戒烟和进行常规普查,我们发现了另一种可预防该疾病的手段,” Moysich说。该研究发表在五月份的《下生殖道疾病》(Journal of Lower Genital Tract Disease)杂志上。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宫颈癌筛查中,检测出非典型腺细胞(AGC)后,患浸润性宫颈癌的风险。

在1980年1月1日和2011年7月之间,共有3054328名生活在瑞典的女性进行了宫颈细胞学检测,年龄在23-59岁。其中,2899968名女性在第一次筛选记录中有正常的细胞学结果。第一次有异常记录的包括14625名女性有非典型腺细胞(AGC),65633名女性有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44168名女性有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主要结果是超过15.5年浸润性宫颈癌的累计发病率;6个月内异常(患病)的内浸润性宫颈癌的比例;在0.5-15.5年的随访过程中浸润宫颈癌粗发病率;与正常女性细胞学检查相比的发病率比,用调整年龄和通过肿瘤病理学进行分层的的泊松回归进行估计;半年内异常临床评估的分布。
AGC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是1.4%,这比HSIL女性(2.5%)低,但比LSIL女性(0.2%)高;与AGC相关的腺癌流行病例占73.2%。到15.5年时,AGC后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病率比正常细胞学检查结果女性显著较高,在达到6.5年时比HSIL及LSIL更高。在AGC后的女性第一轮筛查中,腺癌的发病率是细胞学检查结果正常女性的61倍,并在长达15.5年时发病率仍然保持9倍。当女性在30-39岁被发现AGC时,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病率最高。在6个月内,只有54%的AGC女性接受组织学评估,比HSIL(86%)后少得多。在六个月内进行组织学评估的女性中,在长达6.5年时AGC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HSIL女性。

在宫颈癌筛查中发现AGC与子宫颈癌的较高和持续风险有长达15年的关联,尤其是对于宫颈腺癌和30-39岁年龄的AGC女性。与HSIL管理后癌症可见风险降低相比,AGC的管理似乎对于防止宫颈癌一直是不理想的。进行优化管理的研究是必要的,更积极的评估策略也是必要的。


研究者检索了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BIOSIS数据库上关于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LRH)和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RH)比较的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术式的围手术期结局、肿瘤清除情况、并发症和长期结局。

最终纳入了12项比较LRH(n = 754)和RH(n = 785)的研究。分析数据显示,与RH相比,LRH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加权均数差 = -268.4 mL;95 % CI -361.6, -175.1; p < 0.01),术后并发症也会更少(OR = 0.46; 95 % CI 0.34-0.63) ,住院时间也更短(加权均数差 = -3.22 天; 95 % CI-4.21, -2.23 days; p < 0.01),但手术时间更长 (加权均数差 = 26.9 分钟;95 % CI 8.08-45.82)。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大,切除淋巴结和切缘肿瘤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也不大,除此之外,5年整体生存(HR 0.91, 95 % CI 0.48-1.71; p = 0.76)和5年无病生存仍无差异(HR 0.97, 95 % CI 0.56-1.68; p = 0.91)。

研究表明,早期宫颈癌患者LRH与RH相比有更好的短期结局,5年生存在两组间相似。


近30年宫颈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人群水平的生存率是否得到改善,仍然不清楚。研究调查相对生存率,宫颈癌的生存率与不同时间对照比较。

设计:研究1983年-2009年间记录在Surveillance、Epidemiology和End Results数据库,被诊断为宫颈癌的病人。生存模型由年龄、种族、分期、每年的诊断和诊断后的时间来调整。比较宫颈癌病人具体分期的相关生存变化和与总人口匹配的随着时间推移的年龄、种族和年份因素。

结果:共纳入46932例确诊病人。I期宫颈癌女性,2009年被确诊的病人的风险比相较2000年为0.91(95%置信区间0.86-0.95);与1990年比较:HR 0.81(95%CI,0.73-0.91);与1983年比较:HR 0.75(95%CI 0.64-0.88)。III期宫颈癌女性,2009年确诊的病人相对于2000年、1990年和1983年的风险比分别为:0.83 (95% CI, 0.80–0.87),0.68 (95% CI, 0.62–0.75), 0.59 (95% CI, 0.52–0.68)。同样的生存提高趋势表现在II期宫颈癌女性患者中。对于IV期宫颈癌患者则没有表现出随着时间推移相关生存率的提高,其数据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I-III期的宫颈癌患者的相对生存率随着时间提高,但对转移性病人的变化不大。


西地尼布是一个对VEGFR1、2、3均有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者进行了一项试验,评估对转移或复发宫颈癌患者在卡铂+紫杉醇化疗基础上,添加西地尼布后效果如何。

此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期试验在英国的17家医疗中心进行。纳入对象均为年龄≥18岁的转移癌,或随后发展为转移性疾病,或根治后复发且不能再行摘除器官治疗的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在标准的卡铂+紫杉醇化疗基础上,一组口服西地尼布20mg qd,一组口服安慰剂。

在2010年8月19日-2012年7月27日间,共纳入69名患者,实验组n=34,对照组n=35。平均随访24.2个月 (IQR 21.9-29.5)。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时间更长(平均8.1个月 [80% CI 7.4-8.8] vs 6.7 [6.2-7.2];HR=0.58 [80% CI 0.40-0.85; one-sided p=0.032])。

化疗和试验期间,超过>10%的患者出现了≥3级的不良反应事件:腹泻(实验组 vs 对照组:5/32 [16%] vs 1/35[3%]);疲劳(4 [13%] vs 2 [6%]);白细胞减少(5 [16%] vs 3 [9%]);嗜中性白血球减少(10 [31%] vs 4 [11%]);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5 [16%] vs 0)。实验组2-3级高血压发生率更高(11 [34%] vs 4 [11%])。共有37人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其中实验组19人,对照组18人。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转移或复发宫颈癌患者,在传统的卡铂+紫杉醇化疗基础上,添加西地尼布可显著改善疗效,该药物对治疗是有效的。不过该研究也发现实验组的毒副作用增加(主要表现在腹泻、高血压、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2016 HKCOG指南: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

2016年11月,香港妇产科学院(HKCOG)发布了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指南。异常宫颈涂片管理指南最后更新于2008年,该指南主要包括的新的信息有:HPV疫苗作为宫颈癌初级预防的指导;应用HPV检测作为初级筛查指导,WHO2014命名,2014分级系统以及不同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的细节。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 (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必看:2016年宫颈癌临床指南及重大研究进展

据最新2015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在女性特有的肿瘤中,乳腺癌位居第一,宫颈癌第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且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2015年国内宫颈癌新发病例估计9.89万例,死亡人数有3.05万例,城市高于农村,考虑到缺乏筛查和治疗的人群,实际发病人数应高于统计数据。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2016宫颈癌临床指南及重大研究进展,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Br J Cancer:宫颈

五条小贴士帮助女性有效预防宫颈癌

通常有很多词能够描述宫颈癌,比如沉默而致命,其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疾病,在患病早期阶段患者往往很少表现出症状;据美国CDC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年有超过1.1万人被诊断为宫颈癌,对于很多患者而言病情到很晚才被发现,这时候纵然是再有效的疗法也无力回天了。 宫颈癌的发病原因? 宫颈癌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引发的一种女性常见癌症,在美国,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感染病毒,其在美国大约影响

23名中国妇女早期宫颈癌抗原树被构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陈志英团队与华大基因等合作的一项癌症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癌症医学》杂志。该项目开发了电子计算机算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学构建了23名中国妇女早期宫颈癌的“癌症抗原树”,目的是帮助找出最佳癌症免疫治疗靶点,以提高疗效。

BMJ:宫颈癌筛查到底哪种方法好?

这些发现应该引起对检测渐进性宫颈上皮内瘤变敏感性相似的不同类型液基细胞学和常规细胞学检查的重新考虑。

宫颈癌诊断在中国极为有效

据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MUL)主导的研究披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具备全国性宫颈癌筛检计划的国家中,从宫颈癌高风险女性体内取一小部分细胞样本的做法可以作为一种具成本效益且准确的宫颈癌早期诊断策略;本研究的共同作者来自位于北京的国家癌症中心和肿瘤医院(National Cancer Centre & Cancer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