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做磁共振时轰隆隆的噪声对你的听力会产生危害吗?

2017-08-31 shaosai MedSci原创

听性脑干反应(ABR):属短潜伏期电位,一般用短声进行测试。可以与其他听力学检查结合用于鉴别听力损失性质;最常用于检查有无耳蜗后病变:如各波潜伏期延长、波间期延长、双耳间潜伏期或波间期相差明显,以及波形分化变差都提示耳蜗后病变存在的可能性。本研究旨在验证在耳塞及海绵等听力保护装置的保护下,健康志愿者在3.0T多序列MR神经成像扫描时长达51分钟的噪声暴露是否会引起听力阈值的变化,并将结果发表在Ra

听性脑干反应(ABR):属短潜伏期电位,一般用短声进行测试。可以与其他听力学检查结合用于鉴别听力损失性质;最常用于检查有无耳蜗后病变:如各波潜伏期延长、波间期延长、双耳间潜伏期或波间期相差明显,以及波形分化变差都提示耳蜗后病变存在的可能性。本研究旨在验证在耳塞及海绵等听力保护装置的保护下,健康志愿者在3.0T多序列MR神经成像扫描时长达51分钟的噪声暴露是否会引起听力阈值的变化,并将结果发表在Radiology上。

本研究共招募了26名健康成人志愿者,在耳塞和用来制动的海绵垫保护听力的条件下,行3.0TMR神经成像,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三维梯度回波序列、T2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峰度成像、T2*加权三维多回波梯度序列和血氧水平饱和依赖序列成像。采用自动听力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在检查前24小时、检查后20分钟和25天后评价听力阈值。利用Bonferroni法单向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比较三种检查的自动ABR结果,并将部分η 2 (η p 2)作为评价效应量的指标。

结果为,自动ABR表明在MR检查后,与检查前相比平均阈值发生了显着的升高(左耳:4.8 dB ± 9.2 95%CI: 1.09, 8.53], η p 2 = 0.221, P = .013;右耳: 5.2 dB ± 6.9 95%CI: 2.36, 8.02], η p 2 = 0.364, P = .001)。该变化低于40-50 dB暂时性阈值改变,后者与耳蜗神经有关。检查后25天自动ABR与检查前并无显着性差异(左耳:-2.3 dB ± 8.6 95% CI: -5.79, 1.78, η p 2 = 0.069, P = .185;右耳: 0.4 dB ± 7.3 95%CI: -3.35, 2.58], η p 2 = 0.003, P = .791)。

本研究表明,在行3.0 MR神经成像检查时,会产生相当于约为103.5-111.3声压级的听力噪声,这会引起有听力保护的的健康受试者的听力阈值发生暂时性变化。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shaosa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7-09-02 ysjykql
  2. 2017-09-02 xinmeili
  3. 2017-08-31 1dd8c52fm63(暂无匿称)

    学习学习.了解了解

    0

  4. 2017-08-31 tanxingdoctor

    学习啦!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Circ Cardiovasc Imaging:使用心脏磁共振评估南美锥虫病右心室收缩功能!

在慢性南美锥虫病患者中,右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更常见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虽然孤立性和早期右心室功能不全也有被发现。

Stroke: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的磁共振表现

目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仍然具有挑战性。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Stroke上的文章旨在评估成人原发性脑血管炎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的概况,并确定在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中实质、脑膜和血管病变的分布情况。此项研究包括法国COVAC队列(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患者队列)中的成人患者,其中包括活检或血管造影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以及脑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此项研究结果显示:共有60名患者符合纳入标

JAHA: β受体阻滞剂可致左心功能受损?

背景:高血压患者左心房(LA)机械功能受损,并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包括房性心律失常,卒中和心脏衰竭。不同降压药物对中枢血流动力学和左室功能的影响不同。然而它们对LA功能的影响的了解较少。方法:研究者研究212例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无心脏衰竭或房颤。根据心脏稳态自由进洞序列MRI影像学,应用特征跟踪算法计算LA应变率。结果:在多变量模型中,校正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血压、糖尿病、LA体积,左心

Diabetes:磁共振神经成像可视化1型糖尿病和神经病变患者坐骨神经和胫神经异常!

总之,DTI-MRN可以检测与DPN相关的外周神经病变,并且比质子自旋密度和T2弛豫时间更好。这些异常可能反映了坐骨神经和胫神经纤维的病理学。

Neurology: 你以为TIA/小卒中仅会痛苦一时吗?谁曾知竟是祸不单行的先兆!

脑血管病发病越来越普遍同时也越来越年轻化,并且TIA及小卒中随屡见不鲜,然而却常不为患者甚至临床医生所重视。一过性神经功能性障碍常常被敷衍了事。可谁知TIA/小卒中是近期新发梗死的先兆呢?!有研究人员对TIA/小卒中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旨在研究TIA或小卒中(BI)后1小时内急性灌注加权成像(PWI)的异常灌注区域与发病后1周内MRI复查BI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被发表在神经病学权威杂志Neu

JCO:磁共振成像和[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有症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诊断与维持治疗前的前瞻性评估研究:IMAJEM研究结果

众所周知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重要的检查手段。2017年7月在JCO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对MM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目的是比较MRI和PET-CT对骨损伤的诊断及这些技术的预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