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肝癌治疗领域新突破 拜耳拜万戈在华获批肝癌适应症

2017-12-12 人民健康网 人民健康网

拜耳公司宣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口服多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商品名:拜万戈)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关键性III期RESORCE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瑞戈非尼可使总生存期得到显著性改善。索拉非尼后序贯使用瑞戈非尼治疗可使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达26个月。瑞戈非尼是在华首个获批用于HCC二线治疗的新药,此次批准拓展了经索拉非尼治疗出现进展后使用瑞戈非

拜耳公司宣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口服多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商品名:拜万戈)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关键性III期RESORCE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瑞戈非尼可使总生存期得到显著性改善。索拉非尼后序贯使用瑞戈非尼治疗可使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达26个月。瑞戈非尼是在华首个获批用于HCC二线治疗的新药,此次批准拓展了经索拉非尼治疗出现进展后使用瑞戈非尼的HCC治疗方案,巩固了拜耳在肝癌领域的领导地位。

拜万戈是一种口服多激酶抑制剂,参与正常细胞功能及病理过程,如肿瘤形成、肿瘤血管生成、远端转移及肿瘤免疫。国际、多中心、安慰剂对照III期RESORCE(经索拉非尼治疗后的肝细胞癌患者使用瑞戈非尼治疗的)试验结果显示,与使用安慰剂联合最佳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瑞戈非尼联合最佳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瑞戈非尼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0.6个月,而安慰剂组则为7.8个月。索拉非尼治疗之后使用瑞戈非尼治疗组对比索拉非尼之后安慰剂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6.0个月和19.2个月。

“由于大多数肝癌患者具有基础肝病,起病隐袭,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早诊比较困难,确诊时往往丧失了手术时机,介入和消融等局部治疗有效,但是常会发生转移进展,因此,对于中晚期肝癌,系统治疗必不可少。” 国家肝癌专家组组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肝癌专委会主委和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秦叔逵教授介绍,“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一线治疗可以明显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成为标准治疗;可是用药后部分患者还会发生疾病进展,急需二线治疗药物。瑞戈非尼作为后续治疗选择的新药,欧美已获得肝癌二线治疗适应症,而本次在中国CFDA通过优先审评获批,可以解决该类患者人群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这也是中国肝癌治疗向全程管理新时代迈进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樊嘉教授介绍,“分子靶向治疗是晚期肝癌在手术、介入等局部治疗手段之外的全身治疗重要进展,索拉非尼在过去十年帮助很多中国肝癌病人延长了生存时间。对于索拉非尼治疗进展的病人,拜耳创新药物瑞戈非尼的获批是近十年来的重要突破,瑞戈非尼的上市将造福更多的中国肝癌病人。”

拜耳处方药事业部中国医学部副总裁郎志慧博士表示,“拜耳为其在肝细胞癌治疗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感到自豪。拜耳在20年前首先开始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在为患者提供优化创新型的产品组合的同时,始终致力于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和患者的可负担性。继拜耳肿瘤产品多吉美进入2017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我们相信,随着瑞戈非尼HCC适应症在中国的获批,中国肝癌患者可以接受包含两个获批药物,即多吉美治疗后使用瑞戈非尼的全程治疗方案,其治疗前景得到显著的改善,中国肝癌患者将有机会获得更长时间的生存。”

作者:人民健康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 Rep:美国科学家研发出肝癌疫苗的雏形

目前,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美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迅速增加。在恶性肿瘤晚期,没有有效的治疗或药物。然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研究小组的一个意外的发现揭示了预防肝癌新策略的发展。

汤钊猷:“与癌共存”半世纪 创下“世界奇迹”

目前,世界每年新发现恶性肿瘤病人约635万例,其中肝癌占26万例。在26万例肝癌中,42.5%发生在中国。作为全球肝癌高发区,中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一半。有着“癌中之王”之称的肝癌,曾是死刑般的存在,患者多在3个月内死亡。上世纪60年代末,一位年近不惑的医生毅然决然地踏入这一领域,在他的努力下,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由此前的3%跃升到60%以上,在人类抗击肝癌史上创下“

J Gastroenterol Hepatol:血清HBsAg水平单独或者联合HBV病毒载量预测肝癌风险

HBV DNA载量高和血清HBsAg水平高与肝癌高发风险相关。

Eur Radiol:看肝癌MRI动态扫描时,超晚延迟期有没有用呢?

本研究旨在验证细胞外对比剂(EC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15分钟延迟相评价有慢性肝病基础的肝细胞肝癌(HCC)病人的价值,并将结果发表在Eur Radiol上。

Hepatology:雄激素受体过度表达与AR-mTOR在肝细胞癌中的意义!

肝细胞癌(HCC)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由于雄激素受体(AR)与HCC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AR表达及其在HCC中的确切作用仍然存在争议。此前在HCC中进行的抗雄激素和抗AR的相关临床试验未能显示出其临床益处。近期,一项发表在Hepatology上的研究发现,在大约37%的HCC肿瘤的细胞核中存在AR的过表达,并且,其与晚期疾病阶段和患者的存活不良相关。在HCC细胞中,AR过度表达显着改变A

Cancer Cell:研究发现引发肝癌形成的罪魁祸首!

脂质包含最佳的能量来源和重要的细胞成分。来自巴塞尔大学Biozentrum和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发现,蛋白质mTOR刺激肝脏肿瘤中脂质的产生,以满足癌细胞营养转换和能量需求增加等功能。科学家在“癌细胞”中报道,在肝癌患者中也观察到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