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 Cardiovasc Genet:首次心梗临床新生物标记物病例对照分析---特隆姆瑟研究(Tromsø Study)

2015-01-29 MedSci MedSci原创

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状况,10年风险评估(无论心血管死亡率还是事件发生率)。然而,传统风险因素并不能充分反映心血管风险,特别是在大多数人经历第一次心血管事件,少于2个传统危险因素,被认为是低风险的患者中。传统风险因素的利弊刺激着对更多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被用在提高目前心血管疾病风险模型,能够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传统预测模型,为更好的治疗

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状况,10年风险评估(无论心血管死亡率还是事件发生率)。然而,传统风险因素并不能充分反映心血管风险,特别是在大多数人经历第一次心血管事件,少于2个传统危险因素,被认为是低风险的患者中。传统风险因素的利弊刺激着对更多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被用在提高目前心血管疾病风险模型,能够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传统预测模型,为更好的治疗作出更多的决策。挪威Tom Wilsgaard博士等同僚对新的生物标记物做了病例对照分析,其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genetics杂志上。

背景:首次心梗高危风险的鉴定被改善。本研究旨在调查多个蛋白质生物标志物与心梗10年风险的关联,以及识别一种临床显著风险模型,为目前常见的风险模型增添新的信息。
 
方法和结果:
研究采用免疫分析平台,在Tromsø Study(挪威特隆姆瑟市人群的纵向研究)的样本中使用灵敏、高效的分子计数技术测量51种蛋白质。419例首次心梗患者(169例女性/250例男性)和398例对照组(224例女性/154例男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男性或者女性或者包括男女,经过传统危险因素调整后,对蛋白质进行测量,发现17种蛋白质对心梗有预测性。6个生物标志物经过传统危险因素调整后,在多变量模型中通过以下比值(每个标准差的比值比)被选定: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的比值(1.40),缓激肽释放酶(0.73),脂蛋白A(1.29),基质金属蛋白酶9(1.30),相互作用项IP-10/CXCL10*女性(0.69),相互作用项血小板反应素4*男性(1.38)。这些生物标记物的综合风险添加到14%净改叙改善的传统危险因素模型中,ROC曲线下面积从0.757增加到0.791,p=0.0004。

结论:新型蛋白质生物标记物提高心梗10年风险,优越于传统的危险因素。

原始出处:

Wilsgaard T, Mathiesen EB, Patwardhan A, Rowe MW, Schirmer H, Lochen ML, Sudduth-Klinger J, Hamren S, Bonaa KH, Njolstad I. Clinically Significant Novel Biomarkers for Prediction of First Ev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Tromso Study.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genetics. 2015. Jan 22

本文是MedSci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常感谢!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at rev Cardiol综述:心梗以及心肌重塑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心梗后炎症反应为心脏修复所必需,但炎症也参与心梗后心脏重塑和心衰等病理生理过程。梗死心肌内信号分子激活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而补体激活和活性氧产生诱导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上调,这些过程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阐述心梗后心肌损伤、修复和重塑中的炎症反应,并总结相关研究,展望炎症调节在心梗中的治疗价值。 前言: 70多年前,心脏病理学家发现心梗导致梗死心脏白细胞侵润,产生炎症反

Lancet Diab & Endo:强化降糖降心梗糖尿病患者死亡率(DIGAMI1研究)

瑞典学者研究发现,对于发生急性心梗和入院时存在高糖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对其生存时间有长期影响。论文5月13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杂志。 该项名为DIGAMI1的研究纳入620例先前有或未被诊为糖尿病、血糖浓度>11 mmol/L、过去24小时有可疑急性心梗的患者,患者被随机(1:1)分为以胰岛素为基础的强化血

EHJ:干细胞治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5年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不良重塑及心梗后心衰影响长期临床转归。急性心肌梗死组细胞再灌注和梗死重塑(REPAIR-AMI)研究随访4个月结果表明AMI后冠脉内注射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BMCs)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心脏收缩功能。但BMCs治疗长期疗效尚不清楚。 为此,REPAIR-AMI研究团队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至5年,并分析了5年无不良事件生存的预测因子。研究发现,骨髓源性

JAMA:住院老年肺炎患者用阿奇霉素净获益超心梗风险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老年肺炎住院患者中,与其他抗生素相比,阿奇霉素与其90天死亡风险降低具有相关性,但可使心肌梗死风险小幅度增加。研究结果验证了阿奇霉素与这类患者净获益的观点。论文6月4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尽管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将大环内脂类(包括阿奇霉素)在内的联合治疗作为肺炎住院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最近的研究显示,阿奇霉素可能与心血管事件增加相关。该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探讨

Lancet:中国急性心梗患者剧增,救治质量改善不明显(China PEACE 研究)

据世界银行估计,至2030 年中国罹患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的人数将达2300 万。那么面对这么庞大的患者群,我国医疗体系应对是否得力?在最近十年间我国急性心梗诊疗模式如何?常用临床救治技术是否规范?患者从诊疗中获益几何? 这些问题,8日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蒋立新教授报告的“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China PEACE)研究”作了回答。  

JACC:血小板活化或促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生心梗

意大利一项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心梗的相关性机制,但单独应用阿司匹林可能不足以降低心梗风险。论文11月4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 此项研究共纳入278例CAP住院患者并随访至患者出院,其中144例患者hs-cTnT水平升高(>0.014 µg/L)。大部分患者为孤立性hs-cTnT升高,31例患者则伴有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