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后,感到疼痛、麻木该怎么办?

2017-06-21 伊文 骨科大夫

术后仍感到大腿“没劲”,迈不开步,咋办?膝关节置换术后最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肌肉力量锻炼。这种锻炼不仅包括活动范围,还有肌肉力量的强度。在膝盖前方最重要的肌肉就是股四头肌,做完手术后,尤其要重视股四头肌的锻炼。等到大腿肌肉力量不断增强后,那种“没劲儿”、迈不开步的情况自然就会得到改善。术后感觉关节周围总发紧,有僵硬感,关节没换好?对于这个问题,需要分析具体原因。以骨性关节炎为例,很多患者手术前会

术后仍感到大腿“没劲”,迈不开步,咋办?

膝关节置换术后最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肌肉力量锻炼。

这种锻炼不仅包括活动范围,还有肌肉力量的强度。在膝盖前方最重要的肌肉就是股四头肌,做完手术后,尤其要重视股四头肌的锻炼。等到大腿肌肉力量不断增强后,那种“没劲儿”、迈不开步的情况自然就会得到改善。

术后感觉关节周围总发紧,有僵硬感,关节没换好?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分析具体原因。以骨性关节炎为例,很多患者手术前会反映关节处有僵硬感,表现为早上起床时比较明显,或者久坐后感到关节不灵活。而这种僵硬感做完手术后,仍然会存在。因此,患者要有合理的预期。

另外,有些手术后的患者发现关节周围发紧,是术后疤痕出现挛缩导致的。此时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使疤痕软化,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术后伤口周围出现“麻木感”或“过电样”窜痛,咋办?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手术切口造成的。

术后很多患者感觉伤口周围出现麻木感,尤其在膝关节外侧偏下处。其实,这种现象十分常见,患者不必紧张。

随着时间推移,麻木的范围会越来越小,程度逐渐减轻,大约两年后基本消失。

一般这种手术的切口是纵行的,而膝关节处的神经走向是从内到外,倾斜向下的。所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可避免的会将外侧皮神经切断,术后患者就会感觉麻木。

换关节的地方有肿胀和发热感,是感染了吗?

因此,手术后半年内关节出现肿胀、发热,建议患者采用冰敷处理。因为这种发热可能是体内人工关节的金属发生反应导致的。但如果半年后,仍然有明显的肿胀、发热,建议患者联系主刀医生,查看是否出现感染

术后正常的康复过程中,患者经常会感到关节发热。如果用手去感触,会发现换完关节一侧的皮肤温度比另一侧高0.5~1度,尤其做完康复训练后差距更大。我们曾使用测温仪查看患者锻炼后的情况,有的患者关节处的皮肤温度甚至高达38度。

术后活动过程中常听到“咯啦声”,正常吗?

术后很多患者在活动过程中听到关节内有响声,感到十分恐惧,其实大可不必。出现响声,我们需要针对具体原因具体分析。例如,有些响声可能是膝盖前方的髌骨与股骨滑车部件摩擦造成的,有响声却没有疼痛感,此时不必担忧。

有的响声来自于人工关节部件之间的声音。人工关节的股骨、胫骨和中间的聚乙烯垫片是组装起来的,不是一个整体,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点声响。这个问题目前尚未解决,但也不用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关节突然出现“咔嚓”一声,这可能是病理原因造成的。例如当髌骨或者滑膜卡到股骨的“盒子”中时,伸直腿就可能出现这种问题。这时需要及时就诊,找医生处理。

出现哪些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一般患者的出院告知单上都会说明,出现哪些情况要立即就医。首先,术后感染是灾难。即便现在规模较大的关节中心,每年感染的病例很少,不超过1%,但我们仍然要关注感染问题。患者术后也要进行规律的随访,查看恢复状况。

一般而言,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1.出现不明原因的关节僵硬,且这种现象继续进展;

2.出现全身发热,且发热后关节红肿、疼痛;

3.换完关节,伤口处出现持续性的渗液;

4.假体周围出现骨折。

术后患者出现不适的情况比较多,

术前术后出现疼痛该怎么办?

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来说,围手术期疼痛问题也需要十分关注。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

近年在人工关节置换领域,围手术期镇痛发展较快。医生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都可采用各种方法控制疼痛,称为多模式镇痛。采用这种措施后,很多患者手术后并不会感到非常痛苦,不少人做完一条腿的人工关节置换后,又进行了第二条腿的置换手术。

那么,具体的措施包括:术前患者可服用一些降低疼痛阈值(即临界值)的止疼药;术中医生会进行关节腔内麻药注射,长效的麻药能够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此外,也可在大腿根部使用股神经阻滞泵,效果也能维持很长时间;术后患者可使用杜冷丁或者口服止痛药。

作者:伊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ancet:部分膝关节置换比全膝关节置换更安全

7月8日的Lancet上发表一项新的研究,表示部分膝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优于全膝关节置换。 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们在英国关节炎研究协会和皇家外科医学院的资助下进行了这项研究,研究结果发现: 1)尽管膝关节置换术的威胁生命的并发症风险极小,但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第一个月内死亡的可能性比部分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高4倍,且术后第一年内死亡的可能性要高15%。 2)与部分膝关节置换的患者相比,接

Lancet:部分膝关节置换比全膝关节置换在45天内死亡率更低

膝关节置换的原因通常为重症骨关节炎,约半数需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可通过部分或全关节置换术得到治疗。部分置换,也称作单髁置换,仅对膝关节损坏的部位进行置换,剩余的关节表面和所有韧带都可保存。 传统观点认为,翻修率是确定所选移植物的最重要因素。由于部分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率较高,因而该术式在终末期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使用颇具争议。英国每年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最常用的手术之一,英国每年进行的手术超过7.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大手术后血栓防治专项基金项目课题申报通知

进行骨科大手术(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较高,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防治方法,如药物预防和物理预防措施等,不仅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还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鉴于骨科大手术后相关血栓栓塞性事件致死致残风险的严峻性,特设立“骨科大手术后血栓防治专项基金”项目,旨在满足骨科中青年优秀医师

J Arthroplasty:膝关节假体即贵又重

髋膝关节置换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骨性关节炎治疗理念。骨科医师与生物工程师一起设计和制造出了生物相容性更好、更安全的假体,其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关节置换术后15年的膝关节假体生存率在81.7%至98.4%之间。 既往的一些研究表明假体类型的不同不会对患者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产生影响。但是也有一些患者表示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我感觉膝关节比术前要沉重许多。 考虑到老年患者可能会有股四头肌

CORR:滑膜液CRP水平诊断假体周围感染参考意义不大

假体周围关节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s PJIs)对患者来说是灾难性的,治疗困难,花费昂贵。尽管对于PJI的诊断有公认的指南,但术前区分是PJI还是假体无菌性松动依然是个难题,主要是由于常规检查的诊出率较低所致。 常规检查包括滑膜液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分析,若是术前排除了PJI诊断,紧接着要改变手术计划。在现在研究较为火热的分子生物学

瑞金医院成功手术 让藏族母亲实现重走“天路”梦

康复科主任医师谢青、治疗师包兴骅等在对次平大婶进行运动测评 讯(通讯员 牛传欣)西藏拉萨的次平大婶多年来深受腿疾困扰,2015年初她下定决心将多年的积蓄用于左膝关节置换手术,在儿子的陪护下由青藏铁路一路东行,来上海瑞金医院治疗。对一个膝盖有病痛的人来说,从雪域高原至申城并非易事,病人道远,医者任重。 次平大婶患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余年,近五年来膝关节已经变形,行走愈发困难,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