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14:郭艺芳: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何去何从?

2014-09-15 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教授 医学论坛网

肾脏去交感神经治疗(RDN)顽固性高血压技术何去何从?本届ESC年会期间公布了SYMPLICITY HTN-3研究的1年随访结果,仍未发现该技术可使血压降低。目前应如何对待此技术?来自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教授近日在其微博上做了简要的分析,以下为详细内容。近年来,肾脏去交感神经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一直备受关注。 早期研究显示,RDN可以有效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因而被视为

肾脏去交感神经治疗(RDN)顽固性高血压技术何去何从?本届ESC年会期间公布了SYMPLICITY HTN-3研究的1年随访结果,仍未发现该技术可使血压降低。目前应如何对待此技术?来自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教授近日在其微博上做了简要的分析,以下为详细内容。近年来,肾脏去交感神经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一直备受关注。

早期研究显示,RDN可以有效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因而被视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技术。然而,2014年ACC年会期间公布的设计严谨的SYMPLICITY HTN-3研究结果却令人颇感意外。该研究发现,应用射频消融肾脏交感神经后6个月内患者血压无显著降低。有学者认为,6个月的随访期不能充分反映其血压控制效果,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

在2014年ESC年会期间,研究者公布了SYMPLICITY HTN-3研究1年随访期结果,仍未显示RDN组患者血压有明显降低。该结果一经公布,很多学者主张彻底放弃对RDN的探索,甚至有企业也宣布停止对RDN设备的进一步研发。RDN技术面临着最为困难的一个时期。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该更为理性的认识RDN的临床作用与应用前景,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肯定或否定该技术。

首先,大量基础研究已经证实,肾脏交感神经系统在血压的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从理论上讲,消融肾脏交感神经应该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然而,导致并维持血压升高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如心脏功能、血管张力、血容量、交感神经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血管活性物质的活性水平等,且不同高血压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也不尽相同。肾脏交感神经活性只是其诸多机制之一。由此而论,RDN可能只会使部分患者血压下降,不会对所有患者均有效。SYMPLICITY HTN-3试验在纳入受试者时并未限制此方面因素(现有技术难以筛选并判定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的主要机制),这或许是该研究得出阴性结果的原因之一。

其次,现有技术手段难以评估在RDN术后是否全部阻断了肾脏交感神经。有理由推测,部分或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虽然接受了交感神经消融,但并未全部阻断肾动脉交感神经。事实上,全部阻断肾动脉交感神经(特别是其分支)绝非易事。倘若RDN术后仍有部分交感神经分支未被阻断,其降压效果则难以发挥。

虽然SYMPLICITY HTN-3试验未能证实RDN有助于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但却证明了该技术的安全性。因此,目前不应放弃对此技术的探索,应鼓励少数技术设备完备的大型中心性医院继续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教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SC 2014:CvLPRIT研究再挑战血运重建指南

:对合并冠脉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目前指南不支持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对无血流动力学改变者的非罪犯血管进行干预。然而,临床实践是否确实如此?在2013年的ESC年会上,PRAMI研究率先质疑指南并对完全血运重建提供了支持性证据。CvLPRIT研究再度向指南发起了挑战。 研究共纳入296例计划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仅梗死相关血管PCI

ESC 2014 :国内外专家点评PCSK9抑制剂远期效果仍待验证

近几年,PCSK9成为血脂领域炙手可热的新靶点。继今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多项研究之后,本次ESC年会公布的ODYSSEY系列研究更是为该领域增添了新证据。 ODYSSEY COMBO Ⅱ研究在720例应用最大耐受剂量他汀血脂控制仍不理想的心血管高危患者中评价了PCSK9抑制剂alirocuma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24周时,接受alirocumab与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依折麦

ESC 2014:周玉杰教授解读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周玉杰 刘宇扬 翟光耀 许晓晗 ESC 2014发布了新的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份高度实用性的针对该领域现存临床证据的总结。在指南的推荐中,主要有三方面的重要变化。首先,在以患者为核心的治疗策略选择上,危险分层概念得到了强化,同时中危患者的界定进一步清晰化。第二,指南编写委员会评估了若干近期研究的临床终点数据,对于血压正常肺栓塞患者的溶栓治疗给出

ESC 2014:郭艺芳:急诊PCI是否应同时处理非罪犯血管?(CvLPRIT研究)

根据现行指南,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除非患者存在心源性休克或严重的电不稳定,一般仅处理梗死相关动脉,不建议同时处理非罪犯血管。然而,去年ESC年会期间公布的PRAMI研究显示,对于STEMI患者,在急诊PCI过程中同时处理非罪犯血管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等不良终点事件。该研究结果公布后引起广泛讨论与关注。很多学者认为,单独一项研究的证据力度有限,不应因此而改变临床实践。 本届ESC年会期间

ESC 2014:周玉杰教授解读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周玉杰 刘宇扬 翟光耀 许晓晗 ESC 2014发布了新的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份高度实用性的针对该领域现存临床证据的总结。在指南的推荐中,主要有三方面的重要变化。 首先,在以患者为核心的治疗策略选择上,危险分层概念得到了强化,同时中危患者的界定进一步清晰化。 第二,指南编写委员会评估了若干近期研究的临床终点数据,对于血压正

访CSC-ESC 联合论坛主席霍勇教授

9 月2 日,在今年的ESC年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再次与ESC合作设立中欧联合论坛,双方共6位专家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高血压相关的3个论题进行了对话与讨论。其中,我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李南方教授分别介绍了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的强化他汀负荷、CYP2C19 基因多态性对ACS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