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分级诊疗关键要解决基层首诊问题

2016-03-10 马剑 新华社

大医院人满为患,排队4个小时也不一定挂得上一个专家号,小医院门可罗雀,大批基层医疗资源闲置。如何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解决13亿人的就医问题,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分级诊疗的提出,是对我国医疗资源格局的重新调整,也是对就医习惯的改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

大医院人满为患,排队4个小时也不一定挂得上一个专家号,小医院门可罗雀,大批基层医疗资源闲置。如何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解决13亿人的就医问题,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分级诊疗的提出,是对我国医疗资源格局的重新调整,也是对就医习惯的改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心内科主任霍勇说。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分级诊疗实施之日,乃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成功之时。分级诊疗主要特点有四个:一是基层首诊,二是双向转诊,三是上下联动,四是急慢分诊。

霍勇认为,医疗领域需要实行供给方的结构调整,明确医院职能定位。像知名三甲医院是医疗界的“国家队”,主要治疗疑难杂症,侧重基础研究,任务是提升国家医学的整体水平。“把哪级医院该提供什么服务说清楚,是分级诊疗推进的一个前提。”

根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参与调查的三级医院医师中91.81%需要加班工作,二级医院医师中79.38%需要加班工作,一级医院医师中66.67%需要加班工作。级别越高的医院工作量越大,一些知名医生疲于应付日常疾病,影响其投入重要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的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认为,基层首诊是分级诊疗的关键,实际上考验着医疗资源的均质化,“如果医疗资源均质化了,西北、上海水平差不多,病人何苦跑到几千公里外的上海看病呢?”

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表示,基层首诊的问题突破了,分级诊疗的问题就有望突破。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取药。

作者:马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4)
#插入话题
  1. 2016-03-16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

    0

  2. 2016-03-16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

    0

  3. 2016-03-16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

    0

  4. 2016-03-16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

    0

  5. 2016-03-16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

    0

相关资讯

段涛院长:先提高医生水平再来谈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的前提条件 大家都在讲,要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需要大力推行分级诊疗,这肯定是个正确的选择和决定。但是,分级诊疗的成功是需要有前提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医生水平的均质化。 欧美国家的分级诊疗为什么能成功?除了历史原因以外,就是无论你去个体开业的私人医生,小诊所还是大医院,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医生给你的诊断和处理建议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患者才会信任。 真正的分

让医生取得令人尊敬的“阳光收入”

2009年至2014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4万亿元,但“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却未得以根治。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有常委会委员提出:要打破医改瓶颈,必须实行医药分离,挤出药价虚高水分,将好医生派往基层医院。此外,积极探索医务人员薪酬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医务人员的合法合理的收入也成为参会人员的共识。控制药价:最大限度压减药品生产、

为什么我对所谓的“互联网医院”那么悲观?

昨天有媒体报道说,虽然帝都最近是雾霾红色预警,但是早晚外出健身的市民比往常只是略有减少。然后我往楼下一看,大爷大妈该遛狗遛狗,该甩胳膊甩胳膊,跟没事儿一样。北京雾霾红色预警的发布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大众传播渠道,但对于普通市民的生活干预效果却微乎其微,你说你的,我活我的,“雾霾致癌?你才得癌呢!” 很多上点年纪的中国人有一种磐石一样的健康观念,要改不知道得费多大劲儿。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炒得特

口腔慢病管理分级诊疗与医疗大数据应用

2016年2月27日下午,百川医汇智慧医疗创新系列论坛第二期,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成功召开。 本次论坛由上海智慧医疗创新平台(百川医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联合主办。上海智慧医疗创新示范区、24小时医学频道协办。 上海市卫计委信息中心主任谢桦、上海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杨颖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

政协委员刘玉村:医疗定价“见物”更要“见人”

“号贩子”问题成因几何;公众对“看病难”是否存在误解;“医生流失”有何对策;公立医院改革如何破局……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就医疗改革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一解读,并给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供需矛盾使“号贩子”有机可乘“一升一降”盘活医院资源春节前,一则“东北女孩在北京怒斥号贩子”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的女子怒斥医院号贩子,将300元的挂号费炒到4500元

院长日记 之 打击号贩子的思考

最近,各大媒体都在报道医院号贩子的事情,各地的卫计委也纷纷发力,发出各种大招打击号贩子。在打击号贩子这件事上,无论是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医疗机构,医生还是普通老百姓,大家是同仇敌忾,口径一致,行动一致,打个漂亮的胜仗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打击了号贩子,好专家的挂号难问题就解决了吗?你就能保证过了风头以后号贩子不会死灰复燃吗?打击号贩子看上去像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实背后更多的制度问题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