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启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攻关研究

2013-04-08 孙自法 中新网

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根据当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立足疫情防控国家需求,围绕疫情防控科学评判,该院已启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科技攻关研究”。中科院组织所属微生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并与临床单位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同合作,重点发挥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

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根据当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立足疫情防控国家需求,围绕疫情防控科学评判,该院已启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科技攻关研究”。
中科院组织所属微生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并与临床单位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同合作,重点发挥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进化基因组学研究优势,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科技攻关研究”。
该研究旨在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病毒溯源;发挥病原跨种传播研究基础,围绕H7N9病毒突破宿主限制的核心问题,研究病毒突变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发挥感染免疫研究基础,研究H7N9病毒感染人致病机制,科学评估免疫应答反应;发挥病毒蛋白结构研究基础优势,进行抗病毒活药物评价,加快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研发。
针对流感病毒快速变异并将与人类长期共存的特性,中科院还将建立流感防控研究的长效机制,建立院所一体化的流感研究运行机制,在其重大传染病研究网络基础上,建立该院流感联合研究中心,形成系统研究部署和长期研究工作机制,并加强与国家一线防控单位协同合作,力争突破流感疫情防控的科学瓶颈,为国家流感科学防控体系建设作贡献。
近年来,面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对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威胁,中科院不断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部署,充分发挥在病原学、传播规律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优势,在2003年SARS、2005年禽流感、2009年H1N1流感等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都发挥出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H7N9相关的拓展阅读:

 

作者:孙自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DR:中科院防龋粘膜疫苗研究中取新进展

武汉病毒研究所粘膜免疫学科组在防龋疫苗研究中又取得新进展。最新防龋疫苗研究结果即将在最新一期(JDR,2012年91卷第10期)正式发表。 龋齿是人类最常见的细菌性慢性感染疾病之一,主要由变形链球菌附着和定植于牙齿表面,从而导致牙齿局部脱矿和钙化组织的破坏而形成。龋齿的发病率很高,可以发生在人的任何年龄段,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武汉病毒研究所鄢慧民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致力于

PLoS ONE:中科院骨骼肌再生机制研究取得新成果

近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应浩研究组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李西华博士在骨骼肌再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自2011年以来,应浩研究组和李西华博士合作致力于杜氏型肌营养不良(DMD)的诊断、治疗评价以及骨骼肌再生的生物学机制方面的研究。近期,应浩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铎等人对骨骼肌早期再生过程中调控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