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重磅:肠道菌群影响血糖水平机制大揭秘,或将成糖尿病治疗新思路

2019-09-22 Ruthy 转化医学网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有研究指出,肠道菌群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相关性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了。近日,加拿大弗林德斯、SAHMRI和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秘了这一过程。他们指出,失调的肠道菌群可通过分泌次级胆汁酸刺激肠壁细胞大量分泌“快乐激素”——5-羟色胺,进而升高血糖水平,使得患者长期处于持续高血糖状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有研究指出,肠道菌群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相关性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了。近日,加拿大弗林德斯、SAHMRI和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秘了这一过程。他们指出,失调的肠道菌群可通过分泌次级胆汁酸刺激肠壁细胞大量分泌“快乐激素”——5-羟色胺,进而升高血糖水平,使得患者长期处于持续高血糖状态,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这就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次级胆汁酸——血糖“不快乐”的第一步

肠道是体内细菌定植的主要场所,人类肠道中寄居着约10^14左右的微生物,种类超过1000种,与人体健康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糖尿病的发生往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发病前患者往往有长期饮食不均衡现象,糖及脂肪摄入增多、膳食纤维摄入相对不足,而长期的饮食结构改变,就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有研究指出,失调的肠道菌群可改变肠黏膜细胞的分泌状态,进而诱导肠道免疫及糖脂代谢的异常。也就是说,肠道菌群引发的糖尿病是肠道菌群将“不快乐”情绪传递给血糖的过程,而肠粘膜细胞分泌状态的改变是糖尿病发生的核心步骤。所以,理顺整个作用机制的关键有两个,一是肠道菌群对肠粘膜细胞做了什么,二是肠粘膜细胞对血糖做了什么。

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后,石胆酸和脱氧胆酸等次级胆汁酸的分泌明显增加,同时参与糖原代谢合成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皆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是导致血糖上升的关键。在无菌小鼠和经抗生素调理肠道菌群的小鼠中,这种改变发生的频率显著降低。同时,他们发现降低肠道次级胆汁酸水平同样可以遏制这种蛋白质表达改变。也就是说,次级胆汁酸正是“不快乐”情绪的传递中介,失调的肠道菌群是通过大量分泌次级胆汁酸刺激肠粘膜细胞,这正是血糖“不快乐”的第一步。

5-羟色胺——血糖“不快乐”的第二步

次级胆汁酸到达肠粘膜细胞后,有哪些细胞发生了什么改变呢?研究人员发现,接收这种“不快乐”信号的是肠嗜铬细胞(EC)。EC是一种罕见的肠上皮内分泌细胞,仅占肠上皮1%不到,分泌了超过人体90%的血清素(即5-羟色胺)。EC接收相应刺激可显著增加5-羟色胺的分泌。研究证实,在高血糖环境下,5-羟色胺的胺能系统受损,导致胰岛素的释放受阻,同时刺激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引起血糖水平上升。而上升的血糖浓度又进一步加剧肠道菌群失调增加次级胆汁酸的分泌,同时加剧胺能系统的损害程度,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抗生素通过减少肠源性5-羟色胺改善血糖水平

随后的综合实验发现,抗生素调理肠道菌群降低次级胆汁酸的分泌与去除EC/耗尽EC分泌的5-羟色胺皆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而且这两种治疗方式没有累加作用,也就是说,肠道菌群与EC影响糖代谢的作用途径是一致的。换言之,5-羟色胺是血糖“不快乐”的第二种传递中介,其大量分泌也是“情绪传递”的第二步。



这项研究理清了肠道菌群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机制,回答了该机制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同时为糖尿病治疗期间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血糖调理手段提供了新见解。当然,目前仍需对造成血糖升高的肠道菌群进一步甄别,才能真正对症下药且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这也是广大代谢疾病患者的期待。

原始出处:

作者:Ruth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utrients:美丽美味又美容,调节菌群能控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在为能不能吃水果,能吃什么水果发愁。今天要说的奇异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它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并且有来自新西兰的Renée Wilson等人在Nutrients上发表的研究为证——黄金奇异果不但可以改善维生素C状况,还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有惊人的改变,快跟随小编了解一下。

Science:肠道中阻止肥胖的“减重”菌

北京时间7月26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肠道中鉴定出一种特定的细菌,可以防止小鼠变胖,而且,这些微生物或同样能控制人的体重。这种称为梭菌(Clostridia)的有益菌是微生物组的一部分。

J Exp Med.:对肠道菌群精准化编辑有望降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对肠道菌群进行精准编辑或能降低小鼠炎性相关的结直肠癌风险,相关研究结果有望为慢性肠道炎症患者开发新型癌症预防策略。

Nat Commun:肠道菌群开挂了!自身免疫疾病患病风险不同,肠道菌群就不同

瑞典林雪平大学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具有高发性1型糖尿病遗传风险的儿童与低风险儿童相比,其肠道微生物组不同。

ISME J:“肠道菌群—肠—脑”互作调控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机制

冬季的严寒和食物短缺对于温带地区非冬眠哺乳动物的生存是极大的挑战。恒温动物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产热(非颤抖性产热)是一种高效迅速的产热方式,受交感神经支配,在小型哺乳动物(包括冬眠动物)的体温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动物受到寒冷等信号刺激时,支配BAT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作用于BAT细胞膜

2019 ESCEO专家共识:肠道菌群和骨关节炎管理

骨关节炎(OA)的患病率增加不仅是因为预期寿命的延长,还由于现代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缺乏锻炼以及饮食因素。本文主要回顾了肠道微生物群(GBM)与OA的关系,目的时将OA重症状管理转到针对发病原因的个体化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