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Reports:科学家开发更安全的基因疗法

2016-11-09 佚名 生物通

最近,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来减少癌症细胞的发展——基因治疗中这种罕见但却危险的副产品。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包括转基因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

最近,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来减少癌症细胞的发展——基因治疗中这种罕见但却危险的副产品。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包括转基因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目前,基因治疗已经被用于治疗许多疾病。

2015年9月《Nature Genetic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基因治疗常用的病毒载体AAV2可促进肿瘤发展。过去被认为无害的AAV2实际上与肝细胞癌有关,如果患者没有表现出肝硬化和其它肝癌风险因子,那么它们的病情很可能与AAV2有关。研究人员指出,AAV2现在常被用作基因治疗的载体。虽然AAV2 DNA插入引发癌症可能比较少见,但在在使用这种病毒的时候应该充分提高警惕。

最近,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来减少癌症细胞的发展——基因治疗中这种罕见但却危险的副产品。

本文通讯作者、药学副教授Grant Trobridge带领的研究小组,改变了一种病毒将有益基因运至靶细胞的方式。修改后的病毒载体可以降低癌症的风险,并可用于许多血液疾病。

Trobridge和他的团队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该团队正在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成一种干细胞基因疗法,来靶定新生儿中一种致命的免疫缺陷——称为SCID-X1,也被称为“泡泡男孩综合症”。

基因治疗可通过用修复的基因替换缺陷基因,来治疗遗传性疾病。它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很大的前景,但是由于传递基因的困难而受挫,因此出于安全考虑,它们在临床的使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例如,法国和英国合作的一项试验,成功地治疗了20例SCID-X1中的17例,只有五人患上了白血病

Trobridge和他的同事们使用的是从一种泡沫逆转录病毒开发的载体,如此命名是因为它似乎在某些情况下会起泡沫。不同于其他的逆转录病毒,它们通常不感染人类。它们也不太容易激活附近的基因,包括可能致癌的基因。

逆转录病毒是基因治疗的一种自然选择,因为它们通过将它们的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而起作用。

Trobridge团队着眼于制备更安全的载体,他们改变了载体与靶干细胞相互作用的方式,所以它会将自己插入到基因组比较安全的地方。他们发现,它往往较少整合潜在致癌的基因。

Trobridge说:“我们的目标是,为SCID-X及其家人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已经开始与其他科学家和医生合作,把这种疗法转化到临床上。”他预测,这种治疗方法可能会在五年内准备好进入临床试验。

原始出处:
Jonah D. Hocum, Ian Linde, Dustin T. Rae.Retargeted Foamy Virus Vectors Integrate Less Frequently Near Proto-oncogenes.Scientific Reports.04 November 2016.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7-01-27 wmu姿

    基因疗法好热啊

    0

  2. 2016-11-11 jichang

相关资讯

科学也是富人的?《自然》称科学家收入不平等在加剧

近几年,“1%”和“99%”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术语。它说的是美国1%的人掌握着社会上99%的财富。现在这样的问题在科学界同样存在,有显著的收入不平等问题。《自然》杂志在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中指出,科学界总体上与整个社会一样,也存收入不同等的情况。在加州大学,有医学研究员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但博士后们的收入不到5万美元。过去几十年,精英科学家和科研苦力的收入差距在扩大。《自然》调查了3600名研究

原来这才叫休息!——科学家揭示真正的“休息模式”

什么叫做休息?好好休息个周末?好好出去旅游一下?但事实上,往往越休息越感觉累。为什么呢?也许我们对休息存在误解,这篇文章会帮我们分析究竟该如何休息。为什么你睡了11个小时仍然觉得疲累?为什么你花了好几万去岛国度假并没有增加生活的热情?都说要去KTV,去夜店,去游乐园就能忘掉不快,更带劲地开始新的一天,但是尽兴归来心里只剩空虚?我们真的明白休息的含义吗?我们休息对了吗?你理解的休息是什么?一个饱

2016年度邵逸夫奖颁布,美英6位科学家荣获(附历年获奖名单)

邵逸夫奖2016年度颁奖礼27日晚在香港举行。来自美国和英国的6名科学家分获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3个奖项。自今年起,每项奖金增至120万美元。 当晚,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奖颁奖礼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担任主礼嘉宾幷为获奖科学家颁奖。他说,相信创新科技能帮助推动经济增长,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天文学奖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荣休教授罗奈尔特·

10条黄金法则教你如何获“诺贝尔奖”:CRISPR未获奖

导语:本以为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后,小编就可以安心过(养)节(膘)了。但自去年起,颠覆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就开始出现在了化学领域的预测名单中。一直跟踪CRISPR新闻的小编不得不再次打开诺奖官网,等待惊(加)喜(班)的到来10月5日,2016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Jean-Pierre Sauvage、美国西北大学的Sir J. Fraser Stoddart和荷兰格罗宁

科学家警告:微小差异,也能让实验结果大相径庭

图片来源:Tek Image 有的人博士学位泡汤了、拨款丢了,甚至几年的工作白干了,原因就是没有进行简单的质量控制。 当Alastair Khodabukus试着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新实验室制作肌肉纤维时,他发现一些奇怪的事情:这些组织在痉挛。数年来,他一直在用同样的鼠源克隆技术培养纤维,但这些却与众不同。与之前他在英国邓迪的实验室培育出的纤维相比,它们需要更多的葡萄糖,而包含的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甘当小白鼠的科学家

时间紧任务重,废话少说,进入正题。最近一部英国BBC的科普纪录片因某些微信公号的推送火了一把。这部名叫 Sugar vs Fat---糖脂对战 的纪录片是BBC老牌栏目 Horizon-地平线在2014年拍摄的。一对同卵双胞胎改变日常饮食,一个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一个以脂肪为主,坚持一个月,期间进行几个简单测试,包括大脑血糖供给对判断力的影响,高强度运动中补充碳水化合物或者脂类对成绩的影响,以及